后大門兩邊的白色墻壁上同樣是兩塊黑色牌匾,掛著一副眾人耳熟能詳?shù)膶β?lián):“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
眾人面對著這鐵一般的事實不由沉默了:傳承了幾百年的求道院就是這樣?大名鼎鼎天下皆知的求道院就是這樣?是不是太樸實了?它不是應(yīng)該如同護國寺一樣坐落在名山大川?它不是應(yīng)該格調(diào)高雅?……
求道院在當今天下人心中絕對是圣地般的存在,圣地么,當然是各種高大上的,所以當看到現(xiàn)實中與想象中相去甚遠的事實時,眾人一時反應(yīng)不過來也是可以理解的。
僧行就很理解他們,畢竟他第一次來的時候也沒有比他們的反應(yīng)好多少。
他也沒有催促他們,等他們自行都緩得差不多了,才道:“你們別光看外在,它能傳承這么久自是有其道理的,相信我,你們不會失望的。”說完便帶頭向大門處走去。
求道院是封閉式的教學模式,除了固定的時間,大門一般是不開的,所以,僧行需要自己上前敲門。
等在大門處的郭啟圣聽見敲門聲響起,便在心下猜測是不是僧行大師他們到了。
雖然心中各種猜想,但卻不耽誤他手腳麻利地打開大門。
大門一開,不出所料,第一眼看到的人就是僧行大師,但這一眼卻是讓他心中一跳:“僧行大師這是參禪有成了?不然怎么比上次見到的時候反而要精神年輕了好多好多,幾乎是返老還童了!”
繼續(xù)閱讀!
彼此相熟,所以打招呼也格外的直接:“您這是修行有成了?要不是您臉型沒有變化,又事先來了帖子,我是不敢認的!”
僧行聽了哈哈一笑,道:“不能說是修行有成,只是略有所得而已。”說完他便將雙方介紹給彼此認識。
卻說郭啟圣還在心下羨慕其修行時,便被僧行的介紹打斷了。
當他看到僧行大師的俗家弟子時,心下又是一跳:“這是誰家的孩子,如此的鐘靈毓秀。怪不得從未收過徒的僧行大師也破了例,還僅僅是以俗家弟子的名義,果然是因為這孩子太優(yōu)秀了么!”
他邊想邊將昨天專門準備好的見面禮——一本孤本——遞給姜蟬,邊給邊說道:“孩子,你叫吳謹言吧,真是個好名字。我也沒什么好東西,就喜歡收藏點書籍,這是一本五代時期的孤本,希望你喜歡。”
姜蟬一邊伸出雙手接過孤本,一邊道:“謝謝院長割愛,我很喜歡。”
郭院長聽著姜蟬清越悅耳的道謝聲,心下不由一喜,似乎自己送的禮物能得他的喜愛是一件莫大的榮幸一樣。
沒錯,在郭院長眼里姜蟬是“他”,因為姜蟬此次書院之行是男裝打扮。
只見一席白衫襯得他越發(fā)眉目如畫,更難得的是那一身靈動的氣質(zhì),令人見之生喜。
可以斷定這是一個不需要看成績只需要看臉便會成為別人家的孩子的存在。
而且這位別人家的孩子還是一位讓人恨不起來的存在,誰讓他的顏值便足以讓人忽略一切呢!
紅樓之姜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