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一輩的曾經說過,人這一輩子,都在犯錯,不是錯過就是過錯,昭原對這話嗤之以鼻,想著不管對與錯,都不要讓自己留下遺憾就好,錯了改正就是,為什么不趁年華正好的時候,給自己犯錯的機會,做了不一定是對的,但錯過一定是錯的。
老人說她還年少,不懂,她說老人迂腐,不服,而今再次想起這些話,竟是懂了,才發現原來她是長大了。
她站在城樓上,這里的景色和樓下的不一樣,這里可以更真切的感受到風沙的吹拂,這里一切都可以看得清楚,除了他眼里的落幕。
旁人問她,“后悔嗎?為什么不下去看看他呢?為什么不愿意表明自己的心意呢?為什么不告他你會等他呢?”
她說:“后悔啊,我站在這里就是在看他,我看到是世間一切美好的景色,都是他,這世上最明白我心意的人一定是他,我不告訴他我會等他,是因為他知道我會一直等他,這是他拒絕我最決絕的方式,我不能辜負他的好意,所以我就站在這里看他,還能看到他,也就夠了。”
可是沒有人會問她,這些話她也只能一直埋在心里,埋下一顆種子,卻不能發芽結果,難過是真,當時的動情也是真,畢竟是人情事,說不清楚罷了。
身后的侍女被風沙迷得睜不開眼,見她家郡主還是不為所動,將手上的披風搭在她的肩上,“郡主,你為何不親自下去送太子殿下?太子今日出征,可有好些日子不能見了!”
說者無意聽者有心,大家都還當她事要去做太子妃的人,她不過微微笑了笑,道一聲:“罷了!”
這或許是蕭元君留給她最后的溫情,誤會也好,警醒也罷,她都打算一直這么糊涂下去。
她這聲罷了,倒是真的罷了,她放過蕭元君,今日城樓相送,她的不出現,對他來說就是少了一種牽掛,她曾說過,她要做能幫助他的人,無論以何種方式,她都愿意,并且毫無怨言。
只是故人之間,離別之際,怎能真的不相送,她看著遠去的背影,金戈鐵馬,萬眾鎧甲,那是他向往的,亦是她愿意看到的,今日故人一別,再見不知是何景,傷感是有的,但更多的是期盼。
她在城樓上看著,他在城樓下走著,她們之間的距離越來越遠,遠到看不清他走到了那條路。
不知來時是不是也會是那條路?
隊伍已經走遠了,她還在看著,身后的侍女受不住這高處的風沙,委屈的喚了一聲:“郡主?”
昭原是個固執的姑娘,那是她年少就喜歡的人,他給她最好的成長,而今分別,也想給他最好的禮數,屬于姑娘家最好的。
城樓之上,風塵之下,少女淺淺執起手置于額前,落在腰腹,雙膝彎下,臉上是最溫和得體的微笑。
金色的長衫,在陽光的照耀下,那么耀眼,如果蕭元君能回頭看到這一切,那該多遭,他會后悔的。
昭原今天彎下脊背,是為尊敬,是為喜愛,是為心悅,她說:“愿君此去,凱旋而歸。”
許多話她都沒有說完,大抵是說不出口了。
“走了!”
蕭元君說過許多次走了,這是唯一一次,能得到回應,昭原想,她也走了,她喜愛的公子不在了。
在這一禮過后,她們背道而馳,距離越來越遠,昭原總想著他能回頭,今日她轉過身,逼著自己不要回頭,她才知道,或許許多事,不是表面那樣。
她背影決絕,一如往日的蕭元君,即使這樣,她也總還是盼著他好,總想著,君此去能凱旋歸,披星戴月,亦可手摘星辰。
姑娘家的心思,蕭元君不懂,但昭原的心思,他懂,蘇離說得對,他們這樣的人,莫害了人家姑娘。
黃沙,將士,軍旗,少年,僅是這幾個字,就可以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