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
這些衣衫單件獲利雖少,然所求者眾多,因此亦有極大利潤。再如偏關軍士之衣衫,亦無需繁復花飾,暖和、耐穿即可,也是讓人眼饞的生意。聽聞此人正欲接觸此事,才尋上李府門客。”
沈昭聞此言,一時間竟覺自己活了兩世,仍是孤陋寡聞,徒惹了笑話。她隨即反應過來,“對方同李府門客接觸的時間并不短,卻仍未成事……足見偏關權勢之復雜。”
侍書對此亦頗為認同。
在地下馬市與韃靼交易以及同偏關民眾做生意,所賺銀錢未必少于接手軍士棉衣后所賺銀錢。只因與官府做生意者皆非尋常人,而此人幾欲搭上權勢罷了。
然李端對此唯恐避之不及,卻不知是何緣故?或是因此事會觸動某位權貴的利益……說來沈昭并不知偏關軍士之棉衣究竟由哪家商戶。
也許該探查一番。
侍書則輕聲笑道“興許過不了多久,對方就該尋上您了。”
其在李端身側謀劃良久仍未成事,卻不曾摒棄,想必是急于結交權貴,沈昭是新任守備,對方若有心,自會登門拜訪。然世事難料……
沈昭不以為意地笑了笑。
“他若登門拜訪,我自來者不拒,可否成事卻要看彼此本事……怕只怕他們極難信我。”
侍書自是明白她之意。
沈昭在此地根基尚不如李端深厚。李端既不可成,只她又何以成事?再者,沈昭一介女流,偏關終非久留之地。尋她,不如尋一個實力強悍,極有可能接任守備的千總。
沈昭并不將此事放在心上,一是她無需憑此手段賺取銀錢,二是棉衣供給方面她尚不知對方是誰,亦不知是否有可乘之機。
“話雖如此……此事卻仍需探查一番,河東棉商之事需更細致,至于偏關軍士棉衣之事亦著人打探罷。”
侍書應了下來。
心知沈昭雖無意于此,卻絕不會放過任何可疑之處。想必是李端的態度使她心中頗生疑竇。
沈昭不知她所想,只暗道但愿李端目的單純,若仍有其余隱秘之處,她便需仔細思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