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缺糧,如果只是通過官方渠道,根本招不來那么多糧食。
尤其是滄羊郡,此時的滄羊郡就是一團亂麻,一個火藥桶,糧食就是細雨,細雨不停,這個火藥桶才不會爆炸,否則東北四郡的動亂一觸即發。
鎮北軍來到東北四郡的目的不是為了蠻族,而是四郡的百姓。
楊遠已經明白其中的緣由,所以他敢派人南下,購買糧食,順勢把黑翼的勢力范圍擴張到南方。
楊遠跟著水利工程隊干了半月的時間,然后來到了猛虎寨。
其實猛虎寨比潛龍寨的地理位置更好,潛龍寨還是太偏僻了,距離三羊山脈太近,滄水縣發生的很多事情都需要斥候營的加急傳送才能及時送到楊遠手中。
所以潛龍寨更適合充當一個后勤山寨,而且隨著楊遠地盤的擴大,潛龍寨的位置就會變得更加不合適。
楊遠也是考慮到目前他的地盤還沒有固定,所以也就沒有確定一個新的行政中心,潛龍寨雖然偏了一些,但勝在安全。
有神衛軍斥候的存在,不會出現信息延誤的情況。
但是沒有戰事的時候,猛虎寨顯然比潛龍寨更適合充當楊遠的行政中心。
潛龍寨的保密等級還是挺高的,讓外人頻繁的進入潛龍寨也不太安全。
所以楊遠一般會把接待非他直屬屬下的地點放在猛虎寨。
經過擴建之后,猛虎寨現在稱作猛虎鎮也并非不可,
神衛軍在這里駐扎了一個營的兵力,如果有需要,以后這里還會組建一個新的軍隊,猛虎團。
來源就是民團,表現好的一部分會整編成為猛虎團和潛龍軍,以后,民團就相當于楊遠的新兵營,后備軍團,二線防守部隊。
也是他展現給其他人的“主力”。
楊遠在猛虎寨還建立了一座農業學堂,聘請了很多有經驗的老農和善讀農書的儒生在里面充當老師,準備培養一批合格的技術員。
很多農民種了一輩子糧食,但是一輩子也沒有種好糧食,不是他們不勤奮,也不是他們命不好,沒有豐收的命運,而是他們缺乏種糧的技術技巧。
一個會種糧的農夫和一個不會種糧的農夫,他們兩個之間的收成可能差距兩三成甚至三四成之多。
這就是在收成不好的年頭有人活了下來,有人只能賣兒賣女的差距。
楊遠建立這所學堂的目的就是為了讓每一個農夫都學會種糧,種好糧,希望他們依靠種糧也能活下去,并且活得更好。
為此,他還需要做更多的事情。
不過飯要一口一口的吃,想要一口吃成個胖子是不可取。
短時間內滄水縣的農業只能改變這么多,再多了也會造成百姓的吸收不良,反而浪費了很多好的計劃和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