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東市,并不是因位于長安城東而得名,而是與西市相連,同位于長安西北角;由于兩市東西對望,故稱為西市、東市。
對于生活在長安,乃至于整個長安城輻射范圍內,各縣、鄉、村的百姓而言,長安兩市,便是主要的生活物資獲取點。
蓋因為漢律規定,但凡牽扯錢物交易的商業活動,都必須在官府規定的場地——市集進行。
也就是說,即便是一個農戶,想要將家里母雞下的蛋賣出去,也要乖乖到市集向市吏報備,取得交易許可,才能在市集內將雞蛋賣出。
就如同劉弘此時看到的場景一般除了獲得官府長久許可,而建立在市集中的商鋪之外,東市內的街道旁,隨處可見在面前擺著一個菜籃子,或是幾捆干柴的百姓。
而在這樣魚龍混雜的市集,突然出現的劉弘一行人,無疑成為了人們目光中的焦點。
為了掩飾自己的身份,劉弘不著痕跡的走進了一家售賣布匹的商鋪,打量起鋪內陳列的各式布匹。
看著劉弘一行人走進那家以蜀錦質量著稱的鋪子,東市內的人才將注意力收回,繼續售賣著自己的貨物,或者挑選著想要購買的生活物資。
“喲!貴客登門吶!”
劉弘剛邁入門檻,迎面便走來一個身著錦袍,略顯富態,滿手玉扳指的中年男子,諂笑道“少君可是來對地方啦!”
“吾家蜀錦,于整個長安城,也是小有名氣哩~”
說著,男子便跟隨著劉弘地腳步,依次介紹著店內的布匹。
不過片刻,男子話鋒一轉,故作神秘道“店內這些,少君當是瞧不上眼,不如隨小的到堂后,瞧瞧上錦?”
劉弘卻是興致寥寥的擺了擺手,這兒摸一摸,那兒看一看,不時詢問著各式布匹的價格。
——在貴重金屬為貨幣原材料的封建時代,布匹,才是永遠不會貶值的硬通貨。
糧食會隨著世道,收成等因素上下浮動,就像粟米,西漢開國初能暴漲到八千錢,現在能賣八十錢;到了歷史上文景之治末期,更是曾跌破四十五錢。
即便是錢幣,也是大有文章可做——可以摻鉛,可以做小一點,薄一點。
唯由布匹,由于產量不會有太大波動,其需求也幾乎不會下降。
所以,要想了解封建時代某一時間點的社會狀況,布匹,無疑是一個重要的參照物。
“此布一匹,需錢八銖幾許?”
隨手指向門口處,略有些素黃的粗麻布,劉弘回過頭,看向依舊喋喋不休的男子。
劉弘一身貴族打扮,身后跟著的護衛也不似尋常人家,男子本以為來的是某個勛貴家的公子;見劉弘卻對繡有華麗圖案地蜀錦毫無興致,反而問起最便宜的粗麻布,男子心中不由泛起嘀咕。
“少君,此粗麻矣,乃鄉野匹夫制衣所用···”
話還沒說完,男子就見劉弘目光中隱隱帶上了兇光,便趕忙改口道“粗麻,尺十一錢;若以錢八銖賈,匹當錢百四十二枚···”
漢室的布,通常以‘匹’為計量單位,一匹布,指的就是寬六尺(139),長十丈(231)的布條。
而布匹的價格,在秦始皇帝統一度量衡之后的很長一段時間里,都非常詭異的維持在一尺十一錢的價格。
無論其他諸如糧食、土地等其他等價物漲降,布匹都像是不會有通貨膨脹般,屹立在每尺十一錢的價格線。
但凡有一些經濟頭腦的人,對這種狀況都會有疑惑如果物價上漲,布匹作為等價物,不就不值錢了?
亦或是物資寬裕,物價都下降的時節,布匹反而更加金貴了?
這,就是劉弘此來東市的第二個目的——了解一下西元前的金融本位體‘布本位’,究竟是如何保證其金融地位,比后世的美元與黃金還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