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營外駐足片刻,劉弘便下令駛入藍田縣城,直奔縣衙。
準確的說,此時的藍田縣衙,已經成為了‘大將軍臨時事務所’。
太尉官罷置,理論上,大將軍就成為了漢室軍方最高將領。
而此時的漢室,北墻防務有車騎將軍執掌,關東又遍地諸侯,兵權掌控在各地諸侯之手。
所以實際上,大將軍的職權范圍,就局限在了‘統掌關中軍務’,以及對北方邊墻事務具有‘參贊權’的程度。
關中有內史、丞相府掌控,長安城更是各方勢力權職高度重疊——衛尉、中尉、內史等屬衙,都使得長安的軍事事務,絕無可能被第四方插手。
這樣一來,作為軍方最高領導者的大將軍,其職權就只剩下刨掉長安的關中。
而這,便是劉弘罷設太尉官的目的。
——理論上統掌天下兵馬,且日常掌控一只調兵虎符的太尉,兵權實在是太重了···
即便收回太尉的‘虎符常備’權,太尉統掌天下兵馬的權力,也依舊會讓任何一個封建帝王無法安心。
尤其是在周勃創造性的發明‘扛著紅旗反紅旗’‘以劉氏之兵殺劉氏’的新花樣之后,太尉一職的罷設,就成為了歷史的必然。
在原本的歷史上,文帝劉恒也在灌嬰從太尉升任為丞相之后,將柴武任命為了大將軍,而不再設太尉官。
景帝一朝,也只周亞夫一人,在吳楚七國之亂期間,被景帝劉啟短暫任命為太尉。
一俟亂平,又趕忙將周亞夫任為丞相,再次罷設太尉。
到武帝一朝,更是從來沒有發生過‘某人被任為太尉’之事;即便是絕代雙驕衛青、霍去病二人,也只是成為大將軍、驃騎將軍而已。
而劉弘罷設太尉,卻比歷史上的文帝劉恒還要早了幾年。
先前‘以車騎將軍統掌北墻戰事’的安排,也是為此做鋪墊。
——太尉雖然被罷設,但大將軍依舊存在!
如果什么都不做,只是讓‘太尉’從漢室朝堂中消失,那大將軍就將遞補上去,以軍方一號的身份,重新成為劉弘地心中尖刺。
如今大將軍的尷尬地位,與其說是陰差陽錯,倒不如說是劉弘刻意為之。
在后世,兵權普遍是通過海、陸、空三分,并有政權領導人兼任最高長官來控制。
但在漢室,卻很難促成后世那般,皇帝兼任高官的局面。
所以,劉弘也只能參照前者,將漢室部隊分為幾部分,將兵權分散,再互相制衡。
現如今,大將軍柴武統掌關中軍務,類似于后世的京都軍區司令。
而按照預定軌跡,從郎中令轉任為飛狐都尉的令勉,則以車騎將軍的身份,統領北方防務。
如此一來,在關中的柴武會受丞相府、內史、衛尉、中尉的掣肘;統掌北墻戰事的令勉,也無法以二千石的品秩,指揮得動燕、代、趙等諸侯國,號令秩萬石的諸侯王。
這,便是劉弘為漢室軍權分散做出的安排——互相掣肘,互相制衡,各有兵權,卻都權不通天。
而身為大將軍的柴武,此時需要用心操勞的,也就只剩下那么幾件戰爭爆發時,隨時準備出征;沒有戰爭時,處理好關中的冬訓工作。
對于柴武而言,練兵這種事,或許是天底下最簡單的事了。
——連飛狐軍都能操練出來,訓練關中的鄉勇民兵,對柴武而言自是不在話下。
所以在走出縣衙,迎接劉弘地御輦時,柴武的面色明顯比先前輕松了許多。
“大將軍臣武,恭迎陛下圣駕!
隨著柴武鏗鏘有力的唱喏聲響起,劉弘也從御輦上走下,淡笑著扶起柴武。
“今歲冬訓有變,辛勞大將軍了。”
親切的勉勵著,劉弘便拉過柴武的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