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同進入縣衙之中。
隨著藍田縣重新變成軍事重鎮,縣衙內的陳設,也已被軍用堪輿、甲胄兵刃所代替。
走進正堂,劉弘自然地坐上上首,與柴武寒暄兩句,就道明了今日的來意。
“關中男冬訓之事已有半旬,依上將軍之間,可有天賦異稟之人涌現?”
聞言,柴武稍一沉吟,便回道“如今冬訓始不過十數日,且今歲之青勇,多為初訓···”
“臣以為,關中今歲與冬訓之男丁,恐尚不足為卒。”
作為沁盈寬敞數十年的老臣,柴武自然聽出了劉弘地話外之音。
卻見劉弘絲毫不以為意,將自己的打算和盤道出。
“朕意,以曲周侯儷寄為將,于藍田新設一都尉。”
“其部卒,具有關中男充之,以備胡。”
淡然的說出自己的打算,劉弘便適時的止住話頭,讓柴武消化一下這一串訊息。
隨著北軍被改名為虎賁軍,又與改名為羽林軍的原強弩都尉部各種混編,使得如今的北軍,已經不再是‘關中子弟兵’的代言人。
而對于漢室而言,一支如往日的北軍那般,戰員全由關中子弟組成的部隊,有很大的存在必要。
而北軍出于種種原因,而被劉弘排除出了將來的計劃之外,新立一個類似北軍的‘關中軍’,就顯得極為必要了。
畢竟如今的北軍,已經被劃入了‘政治不可靠’的范疇,再怎么打亂重組,劉弘都無法在安心信任。
最好的選擇,就是從無到有,以全新的戰員、軍官、將領,組建一支全由關中子弟組成的‘新北軍’。
而關中子弟,但凡是已經具備戰斗力的,大部分都已經在原北軍,如今的虎賁軍編制當中,至不濟,也曾在北軍服役。
這樣一來,劉弘地視野,自然就集中在了關中這批年齡十四歲以上,有一定軍事素養,政治成分又全為空白的預備役之上。
按照劉弘地預想,新立的藍田都尉,可以在三到五年內不具備任何戰斗力。
等到年后,具備足夠戰斗力的藍田都尉,就可以外出見見血,立下一些威名,而后,劉弘就可以以‘輪換’的名義,把虎賁軍送出去打仗,轉而把藍田都尉部召入長安,取代虎賁軍的位置。
待時日久一些,劉弘甚至可以將藍田都尉改名為北軍,恢復長安往日‘北軍掌城防衛戍’的情況。
在劉弘的備忘錄中,藍田都尉的事,重要性僅僅排在冬小麥的推廣、新五銖錢的發行,以及鹽鐵官營之后!
蓋因為原北軍的存在,將整個關中與劉漢政權牢牢綁定在了一起——皇城由關中子弟兵組成的北軍守護,這讓關中百姓對劉氏的向心力時刻保持在水準線之上!
劉弘以藍田都尉,取代原北軍地位的宏圖能否成行,便直接影響到漢室在關中的統治地位,以及關中百姓心中的威信!
至于柴武所言,劉弘也能大致明白今年參加冬訓的,大都是剛十四五歲,第一次參加冬訓的青少年。
而劉弘在知曉此事之后,依舊將藍田都尉的打算道出,其意圖也很明顯了無論如何,藍田都尉都要在冬訓結束后拉起框架!
從柴武略有些嚴肅的神色之中,也能看出劉弘這個指令,多少有些讓人為難。
“若臣所料無差,陛下擬立之新軍,當以關中今歲所訓之卒為卒?”
得到劉弘點頭默認之后,柴武便道出了自己的擔憂。
“臣以為,陛下欲立此新軍,則徒耗錢糧數載,而新軍無有大用。”
“而今關中糧草尚缺,陛下此舉,恐將加朝堂之重者甚吶···”
言罷,柴武便稍一拜“臣斗膽,請陛下三思。”
對于北軍的狀況,柴武可謂心知肚明。
——當初陳平、周勃將劉弘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