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記載和煉制法門,其他門派都對此物聞所未聞。不然哪里輪得到鐵洪忠一個靈動期弟子前來四年,只為了等靈蘭蓿草成熟,押運回門派。
而關于征戰堂煉制靈蘭蓿草的法門,乃是征戰堂立派之時,掌門流傳下來的。聽聞征戰堂立派掌門,原先是從陳州疆域修真巨擘門派——藥丘門走出的嫡傳弟子,因為門派爭斗,被迫開山立宗,一手建立了征戰堂。而靈蘭蓿草只不過是普通藥草,因為其不能接觸任何靈力器物的特質及藥性,在征戰堂中也只是被作為輔料添加。
添加之前,用特殊的手段進行處理。如棠醉所想,鐵洪忠蒸青曬制一番,其實是錯誤的。鐵洪忠那里感隨便處理師門看重的藥草。
本身靈蘭蓿草就輕如棉絮,三溪鎮有一峽澗之間,生長此物。而征戰堂歷來都派人前來收集靈蘭蓿草,附近上山采藥的村民,也都三四年一次給征戰堂安排在三溪鎮的弟子收割送來。每次征戰堂弟子來回的路線都是繞遠路,刻意繞過白猿魔林。而幾年前那條回門派的路,因為妖獸暴亂橫行,而不得再走。不然的話,鐵洪忠也不至于要從白猿魔林回門派。冒著身死道消的風險,但總好過走老路,被橫行的妖獸追殺要強。
世間萬物的存在,都是有它必然的合理性。而道化萬物,誰又能窺探天機呢。
眾人過了古橋,前路長滿茫茫野草,一片蒼茫。橋下行來一艘小船,船夫是七十多歲的古稀老人,雖然年歲蒼老,但撐船而過橋下依舊十分孔武有力。船夫帶著破舊的斗笠,此刻清了清嗓子,大喊著船號歌,似乎是對眾人的送別,也似乎是對人生的感嘆。
眾人車馬同行,一路向前。身后只依稀聽到,橋下的老船夫的船號歌聲
我非王侯大富貴,樂哉人間也逍遙。
浮沉激蕩不曾懼,誰人何曾走一遭。
竹竿通天舟定海,足下水葬龍與蛟。
漂泊造化安身技,又過當年古鎮橋。
一聲歌來一聲號,朝看江湖夜聽潮。
老了!走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