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州,南陽郡,鄧縣
就在秦朗領兵進入之時,何猿與百余蠻兵渡過漢水來到鄧縣。此時,吳班、王宇、王甫三人正在大帳中商量如何去朝陽搭救李嚴等人。可當何猿訴說襄陽失陷一事,吳班與王宇頓時驚得目瞪口呆。吳班立刻質問身邊的王甫:“國山,二郎君不是尚在襄陽嗎?怎會讓城池落入敵手!”
王甫長嘆一聲, 隨即將關索的計策詳細說出。看到二人越聽越震驚,王甫特意補了一句:“此事太過匆忙,未能提前告知二位,還望勿怪!”
“二郎君竟如此大膽,豈能用襄陽重鎮來誘敵!”吳班頓時跌足叫道,“倘若奪不回襄陽, 休說他本人難保, 此地兵馬亦將危矣!”
“司馬懿若知魏軍占據襄陽,定會以為我軍班師南撤, 他也必會派兵馬前往襄陽支援!”王甫則徐徐分析道,“我軍趁勢殺往朝陽,鎮南將軍等人皆可脫困!”
“這……”吳班一時無言,思忖片刻后,仍是搖頭道,“此話雖是有理,但計策也太過兇險了!我等雖死無妨,但國家失去襄陽,必然人心震動!我軍多年苦心經營,亦將不復存在!”
王宇這時也從震驚中冷靜下來,他反復琢磨關索的計策后,當即肯定地說道:“二郎君見識非凡,策謀深遠!我料他此計定成!”
自當年荊州陷落,關索便屢屢在王宇面前展現自己過人的才智,化解種種危機。到了今天,王宇已對關索深信不疑。
其實吳班也不是不信任關索,只是覺得此舉之瘋狂, 幾乎超出想象。但再三權衡利弊后,吳班咬咬牙,也終于一拳砸在案幾上,大叫道:“罷罷罷!或許這是唯一可以救出三郎君他們的辦法了!”
下定決心后,吳班等人立刻傳命,所有位于鄧縣的將士即刻養精蓄銳。待到酉時吃過晚飯,全軍攜帶前些日子做好的干糧,一同前往朝陽。根據王甫的推斷,時間已經不能在耽擱了。
且說司馬懿這段時日一直命近萬魏軍三面駐守在朝陽城外,也不攻城,只等關索前來救援。城內的漢軍雖有糧米果腹,但兵力極為劣勢,且士氣低落,在看不到救兵的情況下,如何敢出城突圍。李嚴此番自負中計,自知理虧,只好耐著性子安撫士卒,關興與周倉也一同激勵軍心, 這才沒有人叛逃出城。
只是士卒們隨身攜帶的糧米一日少過一日, 李嚴三人皆是憂心忡忡,倘若救兵再不來,明日斷糧,將士必然嘩變,那后果不堪設想……
就在秦朗奪取襄陽的當夜,已進入夢鄉的司馬懿也收到了來自襄陽的捷報。由于擔心司馬懿不信,秦朗特意寫了數封書信,連番送到司馬懿那里,還讓鄭文也單獨寫了一封。確認秦朗兵不血刃地奪下襄陽后,司馬懿笑得幾乎合不攏嘴。
“秦元明克復襄陽,真天佑大魏也!”司馬懿反復閱示手中的幾封書信,呵呵笑道,“蜀軍此番必敗無疑!”
接到司馬懿通知,從別寨趕來的張遼在看過秦朗書信后,也是激動地說道:“智者千慮,必有一失。關索再如何高明,也不曾料到會有人臨陣叛變!”
聽到張遼這話,原本心中歡喜的司馬懿卻是突然想到,此番他誘李嚴中計,正是利用李鴻投降漢軍一事……
難不成關索也用此法,通過王沖引誘秦朗進入襄陽?
“關索此人心思極為縝密,聽聞他當年大敗張雋義,便是自困于孤山,然后用計取勝。”司馬懿微微皺眉,踱步于帳中,沉聲道,“莫非他此番又……”
“但秦元明直言襄陽城內并無蜀兵,且軍械錢糧都在,關索就是在用計,也不至于此吧。”張遼忍不住說道,“仲達是否多慮?”
這也是司馬懿疑惑的地方,襄陽的情況就如鄧縣一般,實在看不出有任何可疑之處。而且襄陽遠比鄧縣更為易守難攻,漢軍一旦丟失,豈有輕易奪回之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