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思許久的鄧艾卻也起身拱手道:“將,將軍,我也愿一同前往散關!”
“士載?”丁奉不由一愣,但看到鄧艾無比認真的神情,他便知道鄧艾必有主張。
“我,我軍在今日擊敗魏軍,又有費曜的首級已在長安示眾,城,城內降卒百姓定然畏懼我軍之威,不,不敢造次!”鄧艾十分自信地說道,“我,我軍短時間內可穩守長安,我亦可放心離去!”
姜維眼下還需處理費曜死后的爛攤子,短時間內難以抵達長安。鄧艾這個時候留在城中,其實難以最大程度發揮他的謀略,守城一事,丁奉、謝金等人足矣。
丁奉明白了鄧艾的意思,反復思考了一番,也是點頭道:“散關軍中,想來無人能敵姜維之智,有士載前去相助,我也能放心許多!”
鄧艾這時也充滿斗志地笑道:“姜,姜維實乃魏軍中為數不多之良將,我欲與其再一較高下!”
恐怕連姜維也不會想到,助漢軍奪取長安,連敗魏軍的智囊會悄悄來到散關。敵明我暗,對漢軍更為有利。
是夜,北風呼嘯不息,天空中的鵝毛大雪絲毫沒有停止的跡象。到了次日早晨,風雪雖有減弱,但長安城外已是銀裝素裹,白雪皚皚。丁奉急命斥候前往城外打探,果然發現部分小溪已經開始結冰,甚至可以讓人上去走幾步。
既然如此,鄧艾與李震二人立刻更換寒衣,都做獵戶打扮,隨身佩戴角弩短刀,帶足干糧,走之前自然要飽飯一頓。丁奉又命幾名騎兵將二人護送到子午谷口一帶,然而二人便沿著秦嶺山腳步行向西。冷苞繪制的地圖上面標注了各條溪水,丁奉已經命冷苞重繪了一份,交于鄧艾。
丁奉又讓鄧艾帶上兩封書信,一封交給劉邕,一封日后轉呈諸葛亮。從偷渡武關直至斬殺費曜的種種事跡,都寫在了信上。兩封書信都蓋上了丁奉安西將軍的印綬與曹魏京兆太守的印綬。臨行之前,丁奉又將一個包裹交給鄧艾,說道:劉邕將軍當日在荊州見過士載,只需再帶上費曜首級,他便更會深信不疑!”
費曜的頭顱已經震懾過長安軍民之心,那么留在漢軍手上也作用不大。如果劉邕等漢軍將士親眼看到費曜的頭顱,勢必會重振士氣,再次進兵雍州。
“姜,姜維極有可能用張翼將軍尸首換回費曜首級,以此來宣揚我,我軍傷亡,奪回民心!”鄧艾卻是深謀遠慮,連忙提醒道,“若,若費曜首級不在,只恐姜維料中我等意圖……”
“如此倒也棘手!”聽鄧艾這般說,丁奉也不由皺起眉頭,“張翼將軍遺體,我等焉能棄之不顧?”
不過鄧艾早已想出對策,當即說道:“艾,艾倒是有一法子,不知可否?”
聽完鄧艾說出的對策后,丁奉低頭思忖一陣,也果斷點頭道:“也罷!非常時期,我便照此計行事!我倒不信姜維會拒絕!”
該交代的事情很快便交代地差不多了。丁奉由于身上有傷,只能將鄧艾與李震送到城門口,臨行前,丁奉鄭重向二人拱手道:“此去散關關乎我軍在雍州之成敗!只是路途遙遠,且難免有魏軍巡哨,二位千萬小心!”
“將,將軍放心!艾定將此地捷報送至散關!”鄧艾同樣鄭重地向丁奉承諾,絕對不辱使命。
事不宜遲,鄧艾與李震在騎兵的護送下,先往子午谷口疾馳而去。只是二人離開未久,長安城西便有魏軍使者求見。
請收藏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