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辣的,不應該啊!歷史上的辣味調料還是挺多的,比如胡椒、花椒、蔥、姜、芥末之類的。
胡椒就是現代的辣椒,辣椒是舶來品,這邊沒有,可以理解。也許傳進來了,但是貢品只有皇室或者官家能享用,他們這小地方不知道胡椒,正常。也許,壓根就還沒傳過來。
這錯亂的架空古代怎么就不把辣椒給錯亂過來呢,作為從一個美食大國土生土長的吃貨,簡直無辣不歡啊,沒辣味的日子真難受!
他就不明白了,芥末和花椒可是中國傳統的辛辣食料,跑哪去了?
周助覺得還是得去問問他二哥,他二哥遠行從軍過,見識比較廣。
來到后院棚子里,周助剛想從木板堆爬過去,周老二就笑道:“小弟,你別過來,我過去。”
周老二把活停下,踩過木板堆,把周助抱了起來,瘸著腿去休息棚里。
周老二坐下來,笑問道:“怎么啦,想找二哥玩啊。”
周助點著小腦袋道:“是啊,二哥,你不忙的時候陪我玩好不好,我們一起做放花草的木架子,用來種花。”
周老二笑道:“好,有時間二哥陪你一起做木架子。”
周助問道:“二哥,你有沒有聽說過類似紫蘇葉、姜蔥蒜之類的辛味配料啊?”
周老二想了想,說道:“有,我以前從軍的時候,聽那些老師傅說過,有一種菜是辛味的,好像是叫芥菜。那些有錢人會用芥菜做一種辛味調料,忘了叫什么。不過那芥菜我也沒見過,只是聽說有些地方會種,我們這邊也沒芥菜種子賣,不然我都想買點給你二嫂種。”
果然,芥末是有的!芥末是中國自古以來就有的食材,它由芥菜籽加工而來,算是比較古老的制辣食材之一。
周老二見他小弟雙眼亮晶晶的看著他,他覺得不能讓他小弟失望,他小弟這個年齡,正是對什么都好奇的階段,他得好好給他小弟普及常識。
他再想想,他記得還聽過一些辛味的東西。
周老二想了一會兒說道:“哦,還有一種,聽說是山上常見的茱萸,我聽說有些大廚會用茱萸來做辛味配料。這個我不是很清楚,山上是有茱萸,但我們只是用來辟邪的,沒想過用來做調料,而且,那東西壓根就不是辛味,估計是別人瞎說的。”
周助笑道:“二哥,你真厲害,知道的東西真多。”
周老二被夸了,高興的大笑了起來。
周助覺得自己蠢死了,他喵的,怎么就忘了茱萸呢!在古代,辣椒之前,是它制霸辣味天下啊!
茱萸的制霸史比花椒還早,只是后來花椒用途被發現,還有辣椒引進來后,茱萸就慢慢地退出歷史舞臺了。
茱萸分為三種,吳茱萸、山茱萸和食茱萸。
吳茱萸,也稱越椒或艾子。中國古代重陽節“遍插茱萸”習俗,插的就是吳茱萸。
它是一種常綠小喬木,樹可以長到一丈多高,頁為羽狀復葉,初夏開綠白色小花,結實似椒子,秋后成熟。果實嫩時黃色,成熟后變成紫紅色。
吳茱萸有非常濃烈的氣味,符合古人用芳香辟穢的習慣。
王維那首《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中“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的就是吳茱萸,古代用來作避邪之用的,被人們稱之為“避邪翁”,和另一樣被稱為“延壽客”的菊花一起,一個避邪,一個延壽,一直被古代人們所喜愛。
所謂“遍插茱萸”,就是女子孩童多將茱萸插在發端,男子則習慣把茱萸放入香囊佩戴于手臂中。
他二哥說的他們這邊常用來辟邪的茱萸就是吳茱萸。
山茱萸,山茱萸的果實稱“萸肉”,俗名棗皮,供藥用,味酸澀,性微溫。山茱萸只能入藥,不能食用。
食茱萸,學名椿葉花椒,也叫樗葉花椒、滿天星(江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