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家也見過幾個,交談之下多次核實細節,知道皇帝應該已經在景山上吊殉國,包括怎么下葬,太王和幾個皇子的下落也大抵是差不多知曉。
正因如此,人心越發浮動,老話國不可一日無君雖然迂腐,但確實是實情。沒有皇帝坐鎮,南京有守備太監和史可法這兵部尚書,暫且運轉如常,但國家大政,不可能沒有皇帝和其下的內閣來運作。
比如京師真的失陷,漕運,國賦,關稅,駐守兵馬調度,軍餉分配,各地官員的調動任用,還有科舉考試,這些大事可不是一個鎮守太監和一個兵部尚書就能完全決斷。
擁立新君,組建內閣,再真正重建六部,把中樞立起來,再談建立防御,選將練兵,再談軍餉,這些要緊之事過后,再是開科舉,定人心等要緊大事。
這等大事謀劃,一向是史可法和幾個東林密友商議計較,連最信任的幕僚都不會告之,應廷吉對這些事也無話可說,泛泛而談了幾句后,應廷吉不免笑道:“那閔家和少兄家里,看來交誼不淺?”
這一次朱萬春是親自上門,一上門就捧了二百兩銀,這還只是見面禮,接著便許諾以重謝,才有應廷吉此時所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