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世發說畢,便是從隨員手中接過一個小包,畢恭畢敬的道:“大人在京師頗為不易,朱少東主也說現在京師情形復雜,不比常時,想來大人的開銷用度都增加不少。這里小小贄敬,不成敬意?!?
陳大人并不以為意,以他的身份地位如果想要撈錢,早就是撈的盆滿缽滿,況且他也是出身世家大族,根本不會將尋常財物放在眼里。
只是近來情形確實較為特殊,和家族往來不便,同時很多冰敬炭敬之類的收入也沒有了。還要拿出不少家底出來打探消息,結識京師新貴,營造自己的名聲來造勢……花費確實是太大,漸漸有些入不敷出,梁世發遞過來的小包,陳姓大人掃了一眼,長隨又遞上來,入手就感覺手中一沉,再打開看時,果然包中全部是金錠,這一包最少是價值千兩白銀,相對于朱萬春請求幫助的事情,千兩白銀的贄敬確實是價值不菲了。
陳姓大人也就是陳名夏,確實也是現在南人留京的少壯官員中的最杰出代表,沒有之一。
大明官員不光是要看品級,還要看科名,家世,學識,行事的手腕,以及在官員和進士同年之中的威望。
這些東西,陳名夏統統都是上上等,可以說隨著一些本朝大佬的退休致仕或南下,東林的少壯派多半也留在南都或浙江江南,留在京中的陳名夏已經成為士林領袖人物。
能和陳名夏分庭抗禮的原本還有龔鼎孳,這人也是才名過人,且交游廣泛,在南方的名士有多人和龔鼎孳是至交好友,詩詞唱和,純粹以文名來說,吳偉業,龔鼎孳,還有錢謙益大抵是定下了三大家的格局。
其余的所謂復社四公子,還有黃宗羲,顧炎武等后世大家,此時要么沉郁不得志,要么還沒有經歷亡國之痛的苦楚,在思想境界上還不能和前者相比。至于張岱等人就是純粹的文人,畢竟要進官場為顯官,首先進士及第就是一道門檻,很多所謂名士大才子,終其一身有人未中秀才,有人未得舉人,有人不能進士,再大的才學也抵不過功名這一道門檻。
在門內的才有資格,在門外的說破大天還是在門外,黃宗羲就是個門外漢,后來講學多年,歪曲明史,才勉強混了個大家資格。
論做事,還不如錢謙益,錢謙益雖然投降,后來幡然醒悟,冒險做了很多有益于南明的大事,其家成了南明的軍事情報中心,暗中幫助了無數忠臣義士,還教出了鄭成功這樣的好徒弟,錢謙益只是未能一死殉國,論起真心實跡,不要說那些所謂大家才子,就算是黃道周劉宗周一類的殉國大儒,其真實作用還真的不如降清的錢謙益。
只是一句偽造的水太涼使老錢背負了幾百年的罵名罷了……
至于陳名夏,在崇禎時期就是都給事中,俗稱科長,這在清流科道中已經是做到極致,只要一轉就能為京卿或是到地方為大吏,已經可以說是位高權重。
其現在還沒有正式投清,但適才湯若望等人前來就是勸其降清。這些教士已經和清廷貴族搭上了線,可以說的上話,并且保證替陳名夏為滿洲高層牽線。
雖然是牽扯不上王公級別的貴人,但滿洲八旗的固山額真之類的大臣,教士們已經是能搭的上話了。
陳名夏沒有離京,其實已經是在待價而沽,現在教士們開出的價碼不錯,他內心已經有所觸動。
他和荒唐狎妓的龔鼎孳不同,名聲好,手腕強硬,能護的住人,所以真正是有一些黨羽。
只要陳名夏肯降,很多中青年的明朝官員也會投降,其在清廷的朝廷體系內可以扶搖而上,十年之內進入內院還是很有把握的。
陳名夏現在猶豫的就是兩條,一是李自成雖然敗逃,但表面上還有百萬大軍,其是不是能卷土重來,猶未可知。
第二便是南明的實力如何,別人不知,陳名夏卻是知道北方已經極度殘破,不光是京畿地方殘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