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下好膽識,只是殿下有何能耐,叫他們聽殿下的?那五萬兵馬,不比左鶴手里的,換個領將,就能聽從殿下號令。”
樊明為羅安東所救,追隨羅安東,比起戰場上的打打殺殺,他更擅謀算,先前羅安東就為他可惜,若不是跟著他,只怕憑樊明的本事,未必不能走的更遠。樊明比羅安東更快聽出慕沉話里的意思,慕沉口中的五萬人馬,不是后招,而是指跟著宋全義一起反了的人。
樊明領教過慕沉的本事,不否認他是不可多得的將才,但是,那五萬人馬已經跟著宋全義反了,于他們沒有回頭路的。
樊明這么一說,羅安東也反應過來了,看向慕沉時皺了眉頭。
慕沉:“宋全義反大豐,視為不忠不義,跟著他的那些人,難道真愿意反了大豐,至同族親人于不顧?他們更多的,是為宋全義算計,不知不覺走上反賊的路線,而他們也清楚,有些事情,一旦做了,就沒有回頭的機會,若是這個時候,給他們一個回頭的機會呢,還會有多少人跟著他?”
慕沉可不相信跟著宋全義反了的五萬人馬,一心都向著他。
繼續閱讀,后面更精彩!
樊明聽完慕沉說的,點點頭,“殿下說的在理,只是他們真的能回頭,陛下真能不追究,若是現在許了他們不追究,回頭又……只怕禍端更大。”樊明更想問的是,慕沉能不能做那個主,之后會不會被累及。
慕沉敢那樣說,只是有把握保下那些人,只要他們愿意回頭。聽出樊明話里的意思,慕沉沖他點點頭,安排兩人,“你們帶著三萬人馬,走東面,斷戎狄后路,與朔城出來的兵馬,合圍戎狄,我隨后從側翼過來,戎狄這五萬人,就留在那里。”
慕沉搖手一指,羅安東和樊明都清楚,那里有一個谷地,十里多的樣子,五萬人馬,按正常行軍速度,并不能完全陷在里面,但若前后夾擊,還是能將人都堵在里面的。羅安東和樊明聽完慕沉的安排,都覺得可行,就算慕沉不能趕過來,以六萬對上五萬,他們也有優勢。
不過,羅安東擔心,“殿下還想一人去攔截宋全義那五萬人馬?他們不比左鶴那里,殿下這樣做,太冒險了。”
羅安東不同意慕沉去冒險。
慕沉:“時間差不多了,兩位趕緊去準備,宋全義那邊,我還有其他安排,真有危險,我想自保,還是沒問題的。”
羅安東還想說什么,被樊明拽了拽,后者說了一句“殿下小心”,拽著羅安東離開。
羅安東:“你做什么,殿下身負將令,若有個萬一,西北情況就更遭了,陛下那里,也饒不了咱們。”
樊明解釋,“你這是想岔了,誠如殿下所說,以殿下的能力,就是不能將宋全義手里的五萬兵馬拿回來,自保還是不成問題的。戎狄有五萬人,咱們有六萬,若是分出去一些,對上戎狄,便不在占優勢。殿下要對付的,還是戎狄人,跟著宋全義那些,說穿了,還是咱們大豐的人。”
“唉!”羅安東嘆了一聲,大步往山下去,“咱們趕緊的,一定把戎狄蠻子都收拾了。”
羅安東和樊明離開沒多會,阿武找了過來。
阿武潛伏在宋全義軍營里,對里面的形勢,是最最清楚。
阿武:“殿下,宋全義中毒,昏迷不醒,如今領軍往朔城的,是劉德豐。”
“如今軍營里,是什么情況?”慕沉問。
阿武:“殿下傳信后,咱們的人已在營中放出消息,已經有人動搖,覺得宋全義先勾結戎狄,事發后叛國,他們什么都不知道就做了叛軍,很是不甘。若這時候殿下能叫他們信服,保他們以后不死,他們反戈的可能性很大。”換做阿武自己身處其中,若有機會,還是想回大豐的。
慕沉點點頭,又問道,“可有找到容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