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軍進入珠江三角洲,并沒有急著露面,而是暫時隱藏起來。
而陸軍在出征之后,首先攻拔了富州,如之前預料的一樣,絲毫不費力氣。
賀州刺史陳守忠向南漢朝廷告急,劉鋹卻只派出龔澄樞前往賀州口頭宣慰,導致原本就很貧窮的賀州士兵士氣跌入谷底。
宋軍前鋒抵達芳林的時候,龔澄樞由于過度懼怕,而直接乘坐小船逃回廣州,宋軍隨即包圍賀州。
劉鋹召集大臣商議抵御的最佳將領人選,起初大臣們推舉潘崇徹,但由于長時間沒有得到啟用,潘崇徹的積極性早已喪失,于是以眼病推脫。
劉鋹一怒之下啟用伍彥柔為大將,出師援救賀州。
宋軍在得到伍彥柔部前來的情報之后,撤退二十里,同時在南鄉設伏。
伍彥柔率部乘坐船只,于破曉時分抵達南鄉,宋軍伏兵突然沖出,伍彥柔部大亂,被殺死人數占到了全軍的十分之七到十分之八。
伍彥柔于陣中被擒,并被斬首,頭顱被展示給賀州城內守軍,但是城內守軍不為所動。
隨后,宋軍軍中隨軍轉運使王明率領數百名負責轉運輜重的士兵,以及幾千名丁夫,填平了城外壕溝,直抵賀州城門。
賀州人十分驚慌,開門迎降。
潘美此時放出話來要直搗廣州,劉鋹迫不得已,再次請潘崇徹出山,給潘崇徹封官加爵,令其帶三萬兵駐防賀江。
但潘崇徹此時只想擁兵自保。
十月,潘美攻克南漢軍開建寨,昭州刺史田行稠、桂州刺史李承圭望風而逃。
宋軍不戰而克昭州和桂州。
此時劉鋹卻認為“昭州、桂州、連州、賀州,原來都是屬于湖南的,現在宋軍攻克了這些地方,就不會繼續南進了。”
一連串的勝利,讓宋軍士氣高漲,潘美等人也不客氣,聲言順賀水東下,直取興王府!
隨即宋軍繼續南下,兵臨番禺北方門戶——韶州!
只要攻破韶州,番禺就在眼前,南面曹彬的海軍還等著呢,潘美等人則挺著急。
但是著急歸著急,卻不能輕敵,因為盡管賀州慘敗,損兵折將,但是,南漢軍主力尚在,依然可以一戰。
尤為重要的是,南漢賴以稱雄嶺南數十年的資本依然完好無損,這就是南漢軍隊中最精銳的——重甲象陣!
南漢立國后,要面臨同周邊多個國家的不斷戰爭。
它的西邊是楚國,北邊則是當時諸侯國內勢力僅次于中原大國的、強大的南唐。
為抗衡鄰國,南漢統治者煞費苦心擴充軍隊,其中最重要的步驟就是組建以戰象為主要作戰工具的象陣。
南漢地處南方,它的南方鄰國大多處于亞熱帶地區,盛產大象,而且南方國家向來有捕捉、訓練戰象作戰的傳統。
在這種情況下,南漢軍隊因地制宜的也組建了自己的象軍。
為建軍,南漢當局不惜重金,從安南、大理等國購進大量戰象,同時雇傭當地少數民族教授南漢軍隊如何駕馭戰象,以及使用戰象的戰術戰法。
此時南漢共擁有戰象近千頭,南漢的戰象是真正意義上的重甲戰象,裝備精良。
戰象周身披掛著厚重的鎧甲,這種鎧甲都是以厚牛皮為內襯,外面密集的加掛多層魚鱗狀或塊裝鐵或鋼制甲葉。
除了掛甲以外,象體防御力最差的胸部和腹部被整塊的厚度達兩毫米的鋼制板狀胸、腹甲保護起來。
象腿上也被帶活動護膝的鋼制甲胄保護起來。
象頭裝有鋼制護面,甚至連象鼻子上也包裹有鎖子甲,而且作為主要武器的象牙上也被套上長達15的銳利鋼制矛尖。
戰象背部是一座用厚木板制作、包裹有鐵甲的塔樓。
塔樓分為三層,第一層是馭手,上面一層是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