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想些啥,為什么就不能似張愛卿這樣,為朕分憂呢?”
聽他這樣說,熊明遇不由長舒了一口氣,感激地看了看周延儒和張宸極,這兩個也正看他,各自會意地笑了笑。
崇禎卻絲毫沒有要散朝的意思,稍頓了頓,又道:“通奴那邊有啥消息沒有?”
熊明遇道:“皇太極退兵后,仿照咱們進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又忙著準備親征蒙古,哪里還顧得上咱們?”
崇禎聞言,道:“哦,蒙古那邊如果有啥需要幫的,就幫一下吧。”
熊明遇忙著應了聲,偷偷地用衣袖抹了抹額頭上的冷汗,暗想:“嗯,這下該散朝了吧?他媽的,這哪里是在上朝,分明就是過堂嘛。”
暗想著,自覺丟了面子,竟是心有不甘。驀然,記起一事來,想這事肯定能給自己挽回點兒面子,因此受褒獎也未可知,忙上前道:“啟稟皇上,奉皇上之命,臣督相關各軍,力平息孔有德叛亂,現已有了結果。”
崇禎正想問這事,不想他竟主動說了,“哦”了一聲,問道:“什么結果呢?”
熊明遇想親口道來,卻不料因為激動大腦里竟空空的,又見崇禎一臉急切地看著自己,索性把揣在袖里的朱大典的奏疏掏出來,恭恭敬敬地交給太監遞了上去。
朱大典的奏疏今日剛到,熊明遇尚沒來得及看,他之所以想自己說,自然也是為此。
顯然地,熊明遇的心里沒底兒,見崇禎認真地在看,不由自主地在想:“咱待朱大典不薄,朱大典的奏疏必定會按照咱事先叮囑過的寫,直接交給皇上也無所謂。”
卻不知朱大典痛惜山東所遭受的損失,竟沒有聽他的話,如實上奏了。
他這里還在僥幸地想著,崇禎已閱罷大怒,厲聲道:“熊明遇,你以為山東平亂有功嗎?”
“嗯,有功啊,皇上是在開玩笑吧?”熊明遇正做著美夢,被崇禎這一喝問,不由得一顫,卻仍在僥幸地想著,兩眼則可憐兮兮地看著崇禎。
崇禎冷冷地掃了他一眼,接著道:“哦,你動用了如此多的兵力,損耗不計其數,居然還讓首叛帶了一萬多人逃到了通奴,還有紅夷大炮和制造工匠以資敵,你說,你他媽的這算什么功勞?”
熊明遇感覺自己不說話無疑就是在認罪,待要分辯幾句,崇禎卻并不給他說話的時間,繼續道:“不僅如此,此一戰,山東巡撫徐從治、新任登萊巡撫謝璉兩位巡撫被叛軍殺害,副總兵丁思侯、裨將程仲文、祖邦樓等十幾位將軍,也包括朕的新科武狀元王來聘英勇戰死,你還能認為是功勞嗎?
來人哪,將負有重大責任的孫元化、張燾棄市,宋光蘭、王征遣戍,熊明遇解任聽勘,張鳳翼接任兵部尚書,從速派人拿解作戰不利的劉宇烈和畏戰先逃的王洪至京究問。”
說完,見朝臣們待要說話,又道:“任何人不得講情,講情者,與人犯同罪。散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