匆進來了,忙問道“啥事?”
中軍道“啟稟夫人,啟稟將軍,祖大名、祖大成兩個來了。”
夫人一愣,未及說話,祖大壽已不敢置信地道“他們倆不是已經被殺了嗎?”
中軍亦奇怪,搖了搖頭,道“可,城外明明白白的就是他們。”
祖大壽疑惑著道“難道……”
夫人道“叫進來問問不就清楚了?”
中軍聞言,拿眼去瞧祖大壽,祖大壽遲疑了一會兒,道“去吧。”
果是祖大名、祖大成兩個,正為完不成皇太極交辦的差事而犯愁,聞得讓進,忙不迭地進來,行罷了禮,一齊過來抱著祖大壽失聲痛哭。
祖大壽心里有太多的疑惑要解,任他們哭了一陣子,推開他們,道“大樂在哪兒?這到底是怎么回事?你們倆快說說。”
這兩個素來懂得祖大壽,聽他如此說,知事情有門兒,忙你一言我一語地說了起來,免不了有點兒啰嗦,卻是把事情的來龍去脈前因后果說了個清清楚楚。
祖大壽“哦”了一聲,道“竟是如此?”
祖大成看了看祖大名,祖大名會意,道“人家洪承疇乃薊遼總督,尚且降了,大哥還有啥顧慮的?”
夫人也過來幫腔道“就是嘛,還有啥可顧慮的?”
祖大壽道“洪承疇既降了,咱確也沒啥可顧慮的了,但是,你們且記住了,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做人原則,咱不管人家,咱只要全城百姓及官吏將士的安全。
若是皇太極能做到這一點兒,祖大壽決定了,降,大壽寧肯引頸受戮。”
祖大成失笑道“我們倆來時,人家的皇上曾信誓旦旦地說過,大哥上次背叛他是為了咱們的主子,為了大哥的妻子兒女和宗族。
他曾經對大臣們說過,祖大壽一定不能死,如果以后再次投降,他也決不會殺。事情過去就過去了,只要以后能夠盡心盡力地侍奉就行了。”
祖大壽道“你們兩個還年輕,不懂得人情險惡,這樣吧,你們兩個回去告訴他,祖大壽可以降,而且不計個人得失和生命,但必須確保全城百姓及官吏將士的安全,不然,一切免談。
為了確保其承諾得以兌現,皇太極必須對天盟誓,而且明令傳播,想他以君王之尊,必不敢公然反悔。”
皇太極得報,贊道“這便是朕所喜歡的祖大壽,為了他,朕犧牲得再多,竟也心甘,好,全依他所言。”
祖大壽不再遲疑,于崇禎十五年三月初十出城,對皇太極作第二次投降。
不久,祖大壽被解到盛京沈陽去見皇太極,皇太極非常有風度地道“朕對人說過,絕不殺你。過去的事已經過去了,以后你能盡心替朕辦事就好。”
投降儀式后,皇太極封祖大壽為漢軍正黃旗總兵,希望他能夠為己效力。
可直到1656年順治13年病逝,他只給自己的外甥,時任明遼東提督、明軍事重鎮寧遠總兵、統率關外明軍的吳三桂寫過一封不咸不淡的勸降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