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里斯蒂娜好奇的看著穿著打扮和樣貌與北歐人不同的“契丹國人”,聽了充當翻譯的烏米森說了,便看向奧拉夫,似乎對于跪拜叩首的大禮也不知如何應對。
奧拉夫微微一笑,兩手虛抬,操著標準的中州官話說道:“周卿平身吧?!?
周之藩等人雖然早就聽說瑞典帝國的攝政王奧拉夫殿下能說一口流利的漢話,并且還重用漢臣,但是真看到一個金發碧眼的色目人說著比自己還要標準的官話,所有人都難免有些詫異震驚。
奧拉夫對于周之藩等明國使臣失禮的打量并不生氣,反而洋洋得意,他微笑道:“額圖庫,你等下送給他們一套《冰島圣人哈達爾》和《赫魯特家族》的薩迦,他們看后就明白我是什么人物了?!?
矮壯的額圖庫忙點頭,說著古諾爾斯語道:“明白,主人。”
經過《維京報社》多年的宣傳的造勢,奧拉夫和哈達爾在瑞典乃至波羅的海地區都已經成了圣人一樣的存在,神王教會也在北歐各國和波美拉尼亞公國、波蘭等地進行傳播,雖然還沒有形成太大的氣候,但是已經影響的北歐的新教教徒們相信了奧拉夫父子前往文蘭是受到了神的指引,同時成就了王道霸業,成為了在蠻荒之地傳播文明的圣徒圣賢。
隨著瑞典帝國正在奧拉夫的帶領下成為北歐乃至東歐的霸主,并且不斷整合北歐三國和波羅的海地區、美洲文蘭、新斯德哥爾摩等殖民地資源,瑞典帝國的國力蒸蒸日上,已經從一個陸權強國變成了海陸雙強的巨無霸,讓法國這個自詡天主教帶孝子,基督教世界執牛耳者十分難以接受,因此近一年間,路易十三和黎塞留首相一直與俄羅斯、波蘭眉來眼去,給瑞典的后花園制造著事端。
因此正在周之藩等人抵達斯德哥爾摩的時候,正是瑞典代表新教,法國代表天主教在歐洲就愛你就愛你形成兩大陣營的時候,英國由于對愛爾蘭失去了掌控力國力衰減,只能置身事外無力參與過多,哈布斯堡因為之前連續大敗,此時還在舔舐傷口,因此全歐大戰結束后不到十年的時光,歐洲已經崛起了法國、瑞典兩大陣營了,維京報最近就一直發表著法國國王路易十三和他的雙性戀朋友們的花邊新聞,以此打擊這位剛加冕為“太陽王”,并且憑借著教廷加冕的“太陽王”稱號跟瑞典帝國叫板的天主教盟主。
奧拉夫從今年開始就明顯的感覺到了法國在針對瑞典,上個月還得知法國也派出了船隊前往遠東,似乎想要從日本、朝鮮等地打開商道與瑞典競爭遠東市場。
知道法德兩國作為歐洲的十字路口總是幻想著同意歐洲大陸成為世界霸主,所以對于路易十三的態度奧拉夫并不稀奇,不過越是法國蹦的歡,奧拉夫越要推進“大北歐共榮計劃”,想辦法把整個北歐地區收入囊中,以此作為雄霸歐洲的基礎。
北歐苦寒之地,人煙稀少,即便整合了也缺乏人口和資源,所以通過和南明的聯盟通商就能有效的調動遠東的資源反哺北歐,奧拉夫無論是出于私心還是公心,都要趁機把周之藩等一幫南明使臣拉攏過來,讓他們對自己擁有好感甚至忠心。
在閑聊片刻后,奧拉夫就以大瑞典帝國教父攝政公的身份下發國書,宣布了瑞典帝國與大明帝國建立邦交和商貿聯盟的消息。
一場晚宴過后,第二天上午,《維京報》就用全部篇幅報道了遠東強大而文明的古國派遣使臣前來和大瑞典建交的事情。
“繼承了古代的賽里斯、震旦、秦奈、契丹的遠東大帝國現在名為大明帝國,在教父攝政公奧拉夫殿下派出托姆大人前去示好后,這位古老而沉寂的國度派遣了使團回訪,帶隊的是大明帝國忠誠伯周之藩……
“大明帝國皇帝信任的忠誠伯爵周于19時12分30秒走進王座廳,他作為外交使臣拜見了慈父奧拉夫和克里斯蒂娜女王,并且送上大明隆武帝的親筆信和禮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