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歸文學從事管。
其二,改良造紙術,讓紙張變得更便宜,讓百姓也能用得起。最重要的是,有了足夠的紙張,可以考慮發展印刷術,批量制作書籍。
其三,在各郡開設圖書館,把印刷好的書本放入其中,免費對百姓開放。”
“你這是要挖世家大族的根基啊!”張昭從來沒有聽過那么瘋狂的計劃,世家豪族靠什么高高在上,并不是他們有多少地,有多少錢,有多少子弟入朝為官。
他們真正的財富,不僅是壟斷知識的最終解釋權,同時還壟斷知識傳播的渠道。
張昭和張纮還好,最多是士紳,并非豪強,祖上也沒什么顯赫的官員。不過對于世家豪強的心態,她還是非常敏銳的。
“揚州這塊有比較成氣候的豪強嗎?”朱信反問。
張昭聞言一愣,隨即才意識到,其實揚州真沒有幾個成氣候的豪強。
比較上得了臺面的,首先就是孫氏,然后是周氏和陸氏。
其余比如說吳縣顧氏、朱氏和魏氏三家,都沒有族人入朝為官過。魏氏因為魏騰的關系,可以說完全被邊緣化,就連這次官營糧行,股東里面都沒有魏氏,擺明不打算帶他玩。
其他家族,基本都是跟著孫策混,阻力應該能夠減少。
尤其分成三步的話……張昭突然發現,這個計劃真的有可能落實。
其實朱信還有些話沒說,就算真的搞科舉,難道就能百分百公平了?
世家子弟和普通讀書人的錄取,肯定是按比例來的。而世家子弟里面,錄取誰的子弟,也基本是最后五個考官決定。也就是說,用這個來作為籌碼,各家的阻力能進一步下降。
不過這種盤外招,就不適合拿來公開說。
到時候他或者孫策,過去拜訪一下各大家族,私下和他們說明一下就好。
“這個,話說真的要落實?”孫策愣愣的問了句,她本來只是打算和張昭說說,看看這個可行性有多大什么的。怎么商量著,就好像已經確定要落實一樣?
“目前只要小心規劃好的話……倒是可以落實,或者說這個時期落實正好。”張昭看向孫策,“當然,如果是主公覺得沒有必要,那也可以先擱置。”
“既然能落實,那就落實唄!”孫策大手一揮,自家男人提出的意見,怎么都要支持。
“如此的話……”張昭想了想,“按照規劃的第一步,那就是要造紙。惟實說過,要改良造紙術,不知道是否已經有腹稿?”
“構思是有,大概率可行只要成功,那么紙張的成本能大幅度下降……只是沒有實際做過……”朱信有些為難,早知道自己會穿越……算了,就算提前看書也記不住那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