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就是19~25,不可能伸出弩臂,因此必然用箭槽前端口代替簇尖瞄準。這肯定是一個進步,因為同一種箭的長度也會有微小的差別。這樣,最大仰角就由望山高度和望山到弩臂前端的距離確定。
從戰國到秦代的弩,望山高度較小,但一直在逐步增加,從最低的35到兵馬俑出土弩機的6。進入漢代以后,望山高度大幅度增加,根據這一時期的出土文物,達到9~13。三國、兩晉時代也保持著這樣的尺寸。這樣,我們可以推測,神臂弓的望山高度大約10多一點。
神臂弓的做功距離
踏張弩的規格多樣,但有一點比較穩定,就是開弩時的最終提拉高度,合理的范圍大約80~85,這樣的高度能夠比較充分地發揮人的潛能。模擬一下開弩的動作就能發現這一點。
起始高度呢?腳蹬(踏環)大約20,弩弓的縱向尺寸也大致相當或略大一點,考慮兩者的尺寸有重疊部分,因此,開弩時的起始高度可以降低到40甚至35 。
這樣,神臂弓的做功距離大約40~45,最多可以達到50,我相信克敵弓就接近50。根據《容齋三筆》,克敵弓是神臂弓的改進型,增加了尺寸,更加強勁。
我們可以大致估算,40~45左右的做功距離的構成。弦的張角變化大約一半多,弦長80,一半為40,開弩過程結束,假定兩側弦的張角為90度,則縱向移動距離28。其余的部分由弓的變形獲得。
80~85的總距離,扣除腳蹬的大約20,望山到弩臂前端的距離大致為60~65。因此,最大初仰角大約為10度,對應106~115的望山高度,這正是典型的望山高度。
神臂弓的拉力
這是爭議比較大的地方。按宋史記載(政和)三年,詔“馬甲曩用黑髹漆,今易以朱。”是歲,姚古奏更定軍器,曩時甲二副,今拆造三副;曩時手刀太重,今皆令輕便易用;曩時神臂弓硾二石三斗,今硾一石四斗。從之,悉下諸路改造。
二石三斗是拉力?我們看看宋代弩的考核標準。dg2000匯總了宋史中的有關記錄;
康定元年,帝御便殿閱諸軍陣法。議者謂諸軍止教坐作進退,雖整肅可觀,然臨敵難用,請自今遣官閱陣畢,令解鐙以弓弩射。營置弓三等,自一石至八斗;弩四等,自二石八斗至二石五斗,以次閱習。詔行之陜西、河東、河北路。“
(慶歷)六年,詔諸軍夏三月毋教弓弩,止習短兵。又詔“以春秋大教弓射一石四斗、弩彍三石八斗、槍刀手勝三人者,立為武藝出眾格。中者,本營闕階級即以次補。”“
至和元年,詔“諸軍選將校,武藝鈞,以射親為上。”韓琦又言“奉詔,軍士弩彍四石二斗并弓箭、槍手應舊規選中者,即給挺補守闕押官,然則排連舊制為虛文矣。請三路兵遇春秋大教,武技出眾者優給賞物,免本營他役,候階級闕,如舊制選補。”奏可。“
乾道中,詔弓箭手元射一石四斗力升加三斗,元射一石力升加五斗,弩手元射四石力升加五斗,元射兩石七斗力升加八斗,進秩推賞有差。“
淳熙間,立槍手及射鐵簾格。...詔中垛簾弓箭手一石二斗力十箭,弩手四石力八箭,依格進兩秩,各賜錢百緡;弓箭手一石力十箭以上,弩手三石力八箭,各進兩秩。“
(紹熙)二年,樞密院言“殿、步司諸軍弓箭手,帶甲六十步射,一石二斗力,箭十二,六箭中垛為本等。弩手,帶甲百步射,四石力,箭十二,五箭中垛為本等。
再看《夢溪筆談》中的記載
鈞石之石,五權之名,石重百二十斤。后人以一斛為一石,自漢已如此,“飲酒一石不亂”是也。挽蹶弓弩,古人以鈞石率之。今人乃以粳米一斛之重為一石。凡石者,以九十二斤半為法,乃漢秤三百四十一斤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