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士官群體在連隊工作中的分量...
就這樣簡單的一句話,江騰越琢磨,眼睛越亮!
三中隊不好弄來副職的原因,說白了就是級別太低!沒有合適的人正好分過來,指望交流晉升都不現實。既然如此,靠軍官是靠不住了,那士官呢?
士官隊伍本身就是兵頭將尾的定位,讓士官們參與連隊管理工作,不正好相得益彰嗎?
思考著這個問題的可行性,江騰迷迷糊糊地進入夢鄉。
一覺醒來,江騰先組織講評,讓大家伙一塊聊了聊昨天勤務檢查中各自的收獲,以及戰士們覺得哪里還能做得更好等等。
事后總結是我軍的光榮傳統,江騰也不會棄之不用。但文字總結就算了,誰還不是從戰士過來的...想想之前被要求寫的什么狗屁執勤心得,江騰就想吐....槽。
是覺得咱太閑了是嗎?寫這玩意除了應付差事外,還能有個吊用?不如就這樣氣氛輕松地,聊一聊,交流一下,最后記錄一些要點就足夠了。
搞定講評,恰飯!
下午戰士們恢復正常作息,該上課的去上課,該訓練的去訓練。江騰則回到辦公室...寫報告!
想想就苦逼,自己可以讓戰士們脫離寫什么狗屁心得的痛苦,可自己這報告還真不能不寫!畢竟昨晚說起來,那也是一個連拉出去了五六個小時,出去干了什么總歸得有一份書面記錄給支隊備案的。
寫完報告,江騰就開始著手如何針對三中隊的現狀,提高士官們在連隊工作中的分量。
首先,將連隊目前的工作列出來。由于三中隊的特殊性,江騰將崗位分為幾個部分。
一,教員崗。除了軍事訓練外,文化理論課程的講解人,是否也可以由士官,甚至是士兵擔任?想想好像還真可以。
尤其是在文化理論課部分,很多士官都不一定有士兵學的好。就比如英語,說不定就有個英語專業的新兵呢?專業的人干專業的事情,這一步調整好做。
初步人選就是上一次周考中,各科目的第一名。
二,行政管理崗。這個就是純粹名頭好聽了,就拿文書楚風來說,這小子干得活也不少,但偏偏沒有決定權。甚至司務長也是一樣,后勤歸他管,可他除了能決定日常采購的一些經費花銷外,其余的支出幾乎都要連首長審批簽字才行。
所以在這部分,就是要放權了!但放權出去,會不會有問題?他們能否干好,這又是個問題。尤其是司務長這塊,三中隊的司務長胡明宇并非司訓大隊科班出身,只是從普通戰士臨時提拔上去的,結果就這么一直干了下來...
理論專業方面略有不足,但好在經驗還算豐富。連隊的后勤供應也一直沒出過啥問題...
放權似乎也不是不行,只是這樣的話,連隊的經濟委員會就得重新建設起來了。由戰士擔任經濟委員,共同監督連隊經費使用,這樣把經費使用權利放給司務長...只要連隊經委能正常運作,倒也不擔心出岔子...
另外,訓練管理部分,江騰也打算將制定戰士個人訓練計劃的活交給三位排長了。一來給自己減減負,江萊上小學半年了,工作日每天都會在營區呆最少兩個小時,可自己陪小丫頭的時間真的少得可憐。
二來嘛,王睿壕等幾個排長的年限也差不多了,遲早也是要出去的。都是三中隊走出去的人,提前讓他們接觸,學習訓練計劃的制定、調整工作也算一種對新人的培養。加上這幫人本身就是副連職的排長,學習連隊主官如何工作,本就是應有之義。
而且毛華的話,也給江騰敲了警鐘。這幾年下來,雖說自己也有學習,但在核心競爭力方面其實一直在吃老本。沒有創新,再讓自己的水平下滑,那這往后問題可就大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