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次你是想要對柴達爾伊蓮下手?”
練完了刀,言安和楚斐回到大帳后,問了起來。下午時,帳內還有哲利安閬在,言安便沒有就這個事深問,此間只有他們二人,便無需避諱了。
“下不了手,陛下有令。但是卻可以借此,直接對乾西現有局勢做些動作。”
楚斐搖搖頭,無論柴達爾伊蓮怎樣作為,能否抓住把柄,楚斐都不會對她動手,畢竟對她葉藉已經有了明確的指示,誰也不好多做什么。
但是這確實一個很好地,對沖其他原商路地區入境乾西的人動手整合的切入點。想要這些人安穩一點,不是太大問題,但是想要讓他們成為能用的人,卻是需要一些事。殺雞儆猴,借由受襲一事對他們施壓,都是可以為之的。
“那你何必來我這?直接回乾西不是就可以么?”
言安有些不解,楚斐既然不打算針對柴達爾伊蓮,其實完全沒有多此一舉的。
“動不得,但是可以看的更清楚一點,也能做點其他事。”
楚斐再道。
他想要將這件事留下一個發酵的時間,看清乾西而今的局勢,借居的胤國人也好、乾西本地人也好、新入境的人也好,看看他們這段時間都會是怎樣的作為和態度,也看看柴達爾伊蓮這段時間會不會在做些什么,做到什么程度。看看這究竟是一只老狐貍,還是只披了張老狐貍的皮,其實稚嫩的很。
應對老狐貍有應對老狐貍的方法,應對小狐貍需要應對小狐貍的辦法。
“言叔,世家遷居一事,您是怎么打算的?”
隨即楚斐問向言安,世家門閥雖然沒有全部開始有動作,但是蘇家、陳家,尤其是再加上他和寧家、凌家的動作,其實風向已經落定,對于其他世家門閥而言,也就該考慮自己如何取舍、作為了。
言家也是大族,比蘇家遜色,但是跟陳家、林家旗鼓相當,都是大乾一流豪門,做出的決定,也是能夠讓很大一批人效仿、參考的,再有各種家族利益的糾葛,這個決定其實也并不好做。
“綦國之戰結束之后,言家、劉家、隆家會遷往海州,武兒和劉瀟,也都會留在南疆,甚至這一次北伐綦國之戰都不會參與進去。”
但是言安明顯也是已經有了決定,而且也跟葉藉那邊商定好了的,言武和劉瀟等人現在就在南疆邊軍,而且表現都不錯,很得鎮南大將軍器重,日后也基本上會在南疆邊軍內部升遷,然后撐起南疆邊軍,言家和劉家遷過去,倒是正可以給他們許多支持。
隆家就更不用說了,現在海州地域就是陳節和隆游在負責,而且隆游轉戎為文,是海州第一任海州牧。
大乾州牧基本都是由親王遙領,只是名義上節制一州民事,實際上只是各郡守各管一攤,州府派駐刺史監管。隆游成為海州牧,掌一州實權、文官之首,是大乾第七人,永興帝葉藉繼位以來,第二人。第一人是秦國公,掌東海諸島所成滄州民事。
實權那是極大的,隆家遷居海州,也可以幫助隆游將海州更快的穩定下來。世家多文士、門閥多悍將,這便是世家門閥的底蘊,可用之人極多。大才難得,但能做些正經事的人,絕對不缺。
“咱們這幾家都通了氣了,陛下也都有著各自的安排了,妥妥的。”
接下來言安又是說上一句,知道楚斐是因為不知更多內情而有些擔憂,便是出言告知。
他們這些人的勢力縮影,其實就是楚斐他們這十九個結拜兄弟,當然楚斐是額外多出來的新人,而其他十七家則是原本就圍攏在皇族,或者說圍攏在葉藉身邊的一方勢力,五位郡公、十二位世襲國公,都唯葉藉馬首是瞻,這種事葉藉會替他們想好出路,他們也不會違背葉藉的意愿。
當然其他同派系的人也有,但是那個關系就沒有這么緊密了,他們才是在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