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盡忠,我們就代他盡孝。”
“經常的給潘大人的家中送些時鮮瓜果,雞魚肉蛋之物,既成全了潘大人的孝心,又不傷他的廉名,一舉兩得。”
“開始是這樣做的,可是到了去年入冬后,他們又來找到我,說總是給潘大人家送些吃食,終歸上不了臺面,在人前也不值一提。”
“他們已經計議好了,要湊錢為潘大人家蓋房造屋,因我是父母官,理當出面玉成此事。”
“其實卑職心里清楚,他們不是真的為了潘大人,是為了自己。這些人不在乎錢,在乎的是名。”
“也許他們同卑職一樣,無求于大人什么,只是他們為潘大人家中建了房,造了屋,當著別人的面提起,顏面上光彩,吹噓起來也有了本錢。”
“對景的時候,還可以抬出大人的名頭,壯自己的威風,去唬別人。”
“而我若是不依了他們,他們省下了錢,反而到處去說我不知大義,不懂禮數,枉為一縣之長,卻全無桑梓之誼。”
“思來想去,卑職才依了他們,若大人以為卑職此事做的欠妥,執意要歸還建房的銀兩,卑職也沒有話說,只按清單上所列一一歸還便是,這事簡單得很。”
“但是大人,”他略頓了一下,接著道“不管您是否能聽得進去,卑職還是想好意提醒一下,望大人三思而行。”
潘啟邊聽他說話,邊在腦海中飛快的思謀著,待他說完,潘啟已經想得明明白白。
劉知縣的規勸無疑是對的,若把這些銀子一一退了回去,這些鄉紳定然會覺得自己的熱臉貼了潘家的冷屁股,想出錢討個臉面,卻成了別人的笑柄。
惱羞成怒之下,什么難聽的話說不出來?到時群情洶洶,眾口爍金,很快就能傳到府里、省里,那必然就會傳到京里。
到時京中官員議論紛紛,說我潘啟做了高官后,把一縣的鄉親都得罪了個凈盡,那是個什么名聲?若是傳到了皇上那里,圣心又該作何想?
想到這里,他甚至對劉知縣生出了幾份感激,遂打過了這個話頭,和顏悅色的問道“那許斌一事,又作何解?難不成也有什么隱情在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