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托博爾斯克是西伯利亞總督府的駐地,相當于西伯利亞的首府,但因為這里不是邊境的要塞,并沒有駐守重兵,原本就只一萬人左右的軍隊。
總督阿列克謝繼伊戈爾之后任陸軍總司令,帶領著大軍去了托木斯克駐扎。
考慮到托博爾斯克的重要性,供應給前線的一切補給都要從這里經過,本著一切向前線傾斜的原則,伊麗莎白并沒有委任新的總督。
阿列克謝仍然兼任著西伯利亞總督,這樣有利于他調動西伯利亞的一切資源為戰爭服務。
為了使葉尼塞河前線的軍隊數量足夠多,阿列克謝把托博爾斯克的兵力抽調走了一大半。
如今的托博爾斯克只有一個旅,不足四千人的兵力,由陸軍上校,旅長安德烈統領,他也同時兼管著這里的政務。
如果是一、兩個人逃回來向安德烈報告這個讓人驚心破膽的消息,他無論如何都不會相信。
可是,最先向他報告這個消息的是烏斯季伊希姆要塞逃回來的幾十個人。
烏斯季伊希姆要塞位于伊希姆河與額爾齊斯河的交匯處,是托博爾斯克與鄂木斯克之間最大的一個要塞。
那里駐扎著整整一個團的兵力,幾年以前,還是少校團長的安德烈就曾率軍在那里駐守,來報信的這幾十個人中就有他當年的屬下。
當確認了這個消息之后,安德烈震驚得半天都沒有緩過神來。
他極力的用有些發木的腦袋去消化著這個消息,它至少說明了兩個讓他完全不能接受的現實。
首先,敵人能從鄂爾齊斯河上長驅直入的殺過來,那么鄂木斯克要塞中尤里將軍率領的幾萬大軍在哪里?
是戰敗了嗎?如果是,為什么沒有一個敗兵逃回到這里?如果沒有失敗,為什么能放任數萬敵軍殺向西伯利亞腹地?
那么,只有一個可能,尤里將軍的部隊被……被全殲了!這怎么可能?他甚至不敢再想下去了!
還有更駭人的,數萬敵軍氣勢洶洶的殺向這里,肯定不只是為了消滅自己手下這區區三個團的軍隊。
他們是想封鎖住這里,徹底斷決東西的交通,切斷阿列克謝總督所率大軍的一切補給,要把他們活活餓死在托木斯克!
不!這絕對不可以!安德烈激動得幾乎把拳頭攥出水來,他有些不能自持了!無論于公于私,他都不能接受這個事實。
除了邊境各要塞中的守軍,阿列克謝總督率領的大軍幾乎是帝國目前所能集結起來的全部陸軍兵力了。
如果這支軍隊有了閃失,俄羅斯帝國就到了生死存亡的關頭!
而且,阿列克謝總督對他有知遇之恩,正因為遇見了他,才有了安德列的今天。
十幾年前,他剛一當兵就在阿列克謝的手下,那時候阿列克謝還只是一個團長。
因為相中了他的機智勇敢,身手敏捷,阿列克謝把他任命為偵察班長,幾乎所有重要的任務都交給他去完成。
隨著阿列克謝的一路升遷,他也從一名上士班長慢慢變成了少尉、中尉、上尉。
幾年前,阿列克謝升遷為西伯利亞總督,把他升任為少校團長。
僅僅幾年的功夫,他從少校晉升為中校,進而又成為陸軍上校,距離將軍僅僅一步之遙了。
如果阿列克謝沒有把他視為最信任的心腹,也不會讓他率軍駐守自己的老巢,并且兼管這里的政務。
安德烈醒過神來后,第一個反應就是提起筆來飛速的給阿列克謝總督寫了兩封一模一樣的信。
信里沒有一句多余的話,只是用最簡捷語言的報告了這里十萬火急的軍情,相信他看了信以后知道該怎么做的。
寫完之后,安德列挑出了兩個最忠誠干練的偵察排長,讓他們每人帶了一封信,分頭以最快的速度送往托木斯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