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一天,英、法、德、意、俄、美、日、奧組織的八國聯軍兩千余人,在英國海軍將領西摩的率領下,由天津向北京進發,中途不斷地遭到義和團的襲擊。
袁世凱早就領教義和團的神功附體和刀槍不入,根本不相信這些烏合之眾能擋住八國聯軍地進攻。
在義和團阻擊八國聯軍的時候,他馬上派馮國璋統率部隊開往德州駐扎,守住直隸通山東的門戶。他要保護山東剿滅義和團的成果,防止直隸的義和團竄入山東。
袁世凱給馮國璋的命令是靠近直隸的州縣,禁止直隸的義和團入境,如果他們強行入境,就地消滅。
八國聯軍向北京進發,慈禧害怕了,這老太婆比誰都怕死。
十五日急命袁世凱帶隊或派得力將領統帶,前往援助。
十七日,八國聯軍攻占大沽炮臺。這時候的袁世凱正面臨著艱難的抉擇。
養兵千日,用兵一時。
不派兵勤王,在京城遭遇危險的時候,自己帶領的這支經過特殊訓練的新軍,置身事外,如何向慈禧太后交待?
別說是前程不保,搞不好丟了性命。
如果派兵,肯定是肉包子打狗,一去不回,自己苦心經營的就會被葬送。他在山東,剿滅義和團所以膽氣這樣壯,不就是倚仗著這支部隊嗎?
經過一番苦思苦想,袁世凱腦洞大開。借口防列強從海路趁虛而入,派少量人馬前往,以保存實力為第一要務。
于是,他奏稱京師為天下根本,亟應提一旅之師,星夜奔馳待命闕下,但山東“為南北咽喉,海疆重地,而威海、膠澳,英、德逼處……包藏禍心,伺隙以動……今日復有直境鹽山,慶云匪徒竄入武定各屬,尤賴兵隊隨時彈壓。……且東省鐵路正在創辦,其所經膠州、高密、昌邑等處人心浮動,尤賴兵隊隨時彈壓。若將所部悉數開拔,恐東省內亂即起,而外患得以乘之。……不得已,湊集三千人,派孫金彪統帶進京。”
聽到袁世凱制造的山東的緊張情勢,清政府覺得山東海防也很重要,三千兵馬也不解決什么問題,就令袁世凱停止派兵進京。
三千人已經出發,不過不是馮國璋帶領的袁世凱的嫡系部隊,而是他臨時拼湊起來的雜牌軍。
還好這支隊伍走得不快趕緊派快馬追回。
北京的慈禧連續二天召開御前會議,商討與外國開戰事宜。
事情明擺著,甲午戰爭,一個小小的日本,都沒打過人家,又割地又賠款的。這才幾年呀!有什么能力和那么多的世界強國同時開戰?
只要腦袋沒進水,這個時務總是可以識得。稍有一點常識的人,都應該知道如何選擇。
光緒皇帝和吏部侍郎許景澄是堅決反對開戰的。
但這時候的清廷,已經被載漪等腦袋進水的人把持。他們什么也不信,什么話也聽不進去,就相信義和團的神功附體和刀槍不入。
見慈禧太后有些猶豫,載漪拿出了早就偽造好了的外國人給清廷的照會。
照會內容是強烈要求慈禧停止議政,還權于光緒皇帝。
這照會造假的手法并非很高明,也未必很難識別。這個時候,外國人怎么會突然發出這么個照會?又不是沒有聯絡通道,派人問一下不就真像大白?但人一鉆進死胡同,就常常變得要多蠢有多蠢!
一下子戳中了慈禧的命門,這喪失理智的老太婆什么都丟在腦后,決定孤注一擲了。
一九零零年六月二十日,德國公使克林德離開使館所在地東交民巷,前往清廷總理衙門交涉公使撤離之事。
非常不幸的是,在途中遇到了腦袋進水的載漪的虎神營。
這是一群發瘋的人,德國公使克林德被這些人擊斃,這就是庚子國變中著名的“克林德事件”。
中國古代都講究兩國交兵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