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五四運動中,警察的表現也可圈可點。
據當時記者報道,五四當天,步兵統領李長泰勸聚集在天安門的學生散去。
有學生罵他是“賣國者”,他回答“你們有愛國心,難道我們做官的就不愛國,就要把地方讓給別人了么?”并表示愿意為學生傳達意見,但懇請學生不要用野蠻的方式。
當學生回答自己極為文明后,這位長官便坐車揚長而去。
事實上,當學生闖入趙家樓,放火燒房時,全副武裝的軍警都不為所動。其時,章宗祥遭學生毒打,全身五十多處受傷,在場有幾十個帶槍軍警。
章身邊有人向警察呼救,巡警回答說“我們未奉上官命令,不敢打(學生)。”
步兵統領李長泰抓住了幾個掉隊學生應付差事,當需要指證時,這些在場軍警無人愿意出來指證。甚至是那些被學生打傷的軍警,也不愿意出來指證學生,他們聲稱當時學生人數多至數千人,“當場既未看清,事后亦無法證明”。
其實在五四之時,軍警為求學生不要游行,甚至有跪地哀求者。
據張鳴《北洋裂變》一書介紹,當時的政府面臨著極為尷尬的境地,他們一方面不得不承認學生的愛國熱情,稱他們“純本天良”,另一方面又想控制學生,把運動平息下去。
一九一九年五月二十五日,大總統徐世昌頒布命令,要求對上街的學生“依法逮辦,以遏亂萌”。但學生不為所動,依然上街游行抵制日貨。
據當時的學生領袖匡互生回憶,軍警不僅不再抓捕學生,而是極力苦勸學生不要外出演講,“甚至有跪地哀求者”。
其時的軍警也很為難,要維持秩序又不敢下手。
參加過五四運動的老人回憶,當時學生聚集在新華門和中南海,要求見大總統徐世昌。
徐世昌避而不見,警察總監吳炳湘出來奉勸學生“總統不在,可以把請愿書留下;時間已經很晚,希望學生回校休息,政府自有答復。”
但學生堅決不肯,一直耗著,接著開始有民眾加入到請愿行列。最令人感動的是一些洋車工人,他們甚至把一天做工的血汗錢都拿出來給學生買燒餅、茶水。
這時警察總監吳炳湘又出面奉勸學生,態度可說相當人道,吳說“待會天氣要熱了,大家還是早點回去睡午覺吧。”
學生的回答更調皮“大人您年高,也要注意身體哦。”
吳回答說客氣客氣。在得知學生只是為了宣示愛國之情,為外交作后援后,這位秩序維護者就放心地走了。
在整個運動過程中,學生都盡量與軍警避免沖突,而多數軍警也以“不作為”的方式暗中支持學生的運動。可見當時的人心所向。
五四運動的《北京學界全體宣言》寫道
“日本在萬國和會要求并吞青島,管理山東一切權利,就要成功了!他們的外交大勝利了,我們的外交大失敗了!山東大勢一去,就是破壞中國的領土!中國的領土破壞,中國就亡了!所以我們學界今天排隊到各公使館去要求各國出來維持公理,務望全國工商各界,一律起來設法開國民大會,外爭主權,內除國賊,中國存亡,就在此一舉了!今與全國同胞立兩個信條中國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斷送!中國的人民可以殺戮而不可以低頭!國亡了!同胞起來呀!”
一九一九年五月四日天安門大會宣言
“嗚呼國民!我最親愛最敬佩有血性之同胞!我等含冤受辱,忍痛被垢于日本人之密約危條,以及朝夕祈禱之山東問題,青島歸還問題,今日已由五國共管,降而為中日直接交涉之提議矣。噩耗傳來,天暗無色。夫和議正開,我等所希冀所慶祝者,豈不曰世界中有正義,有人道,有公理,歸還青島,取消中日密約,軍事協定,以及其他不平等之條約,公理也。即正義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