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一六年六月六日,袁世凱在全國人民的唾罵聲中死去。六月七日,陳樹藩即通電全國,取消陜西獨立,吹捧袁世凱為中華共戴之尊,民國不祧之祖。
段祺瑞對陳樹藩也大加贊賞。六月十日,段祺瑞發出命令,委任陳樹藩為將軍府漢武將軍,七月,正式任命陳樹藩為陜西督軍。自此,陳樹藩投向段祺瑞,成為北洋皖系的得力干將。
黎元洪繼任大總統后,提出各省軍民分治,任命老同盟會員、云南騰越人李根源為陜西省長,段祺瑞暗中授意陳樹藩發動陜人反對李根源赴陜。
先是指使旅京陜西同鄉會中的陜南老鄉請愿,反對李根源任省長;接著又操縱陜西省議會致函黎元洪,不歡迎李根源來陜。
兩計不成,李根源入陜就任省長之后,陳樹藩處處與李根源作對,并派親信監視李根源的行動。
一九一七年五月,段祺瑞被黎元洪免職,陳樹藩作為段祺瑞皖系的干將,當即通電宣布陜西獨立,脫離中央。
六月,陳樹藩將李根源趕出陜西。七月,段祺瑞平定了張勛復辟,再造共和,重新組閣,陳樹藩兼任陜西省省長,集陜西軍政大權于一身。
陳樹藩當上陜督之后,便積極扶植個人勢力,把同學、老鄉劉世瓏、曾繼賢、張寶麟、張飛生、張丹屏等提升為團長、旅長,而反袁護國立了大功的民黨人士胡景翼僅委以團長,高峻為副團長,曹世英部連正規軍也沒編上。
刀客出身的郭堅,因所部缺乏政治頭腦,易為利用,所以編為游擊營,后又改為警備軍,負責監視李根源。但警備軍統領郭堅受李根源感召,誠心擁戴李根源領導,使陳樹藩惱羞成怒,借討伐張勛為名,命郭堅率部出征。郭堅剛過黃河,陳樹藩即電請山西督軍閻錫山出兵堵剿,又命胡景翼、王飛虎截斷郭堅歸路。
王飛虎部下楊虎城深明大義,網開一面,使郭堅逃回陜西咸陽。陳樹藩將警衛軍副統領耿直提升為統領,令其率部圍殲郭堅。耿直與郭堅是患難之交,暗中夜入咸陽,面見郭堅,經過計議,決定郭堅敗走鳳翔,耿直回城后,再派人與渭北的高峻等聯系,協同行動,舉義反陳。
一九一七年十二月,陜西國民黨人士響應孫中山護法的號召,高峻首先在渭北白水宣布獨立,通電討陳。
陳樹藩大為震驚,急令胡景翼、王飛虎等率部前往圍攻。
警備軍統領耿直趁西安城空虛,準備舉事。后耿直聽取騎兵連長劉錫麟的建議,派出排長連安兒行刺陳樹藩,但行動稍有疏忽,被陳樹藩逃脫。
接著,耿直率六百人與陳軍三千之眾激戰一晝夜,然后退出西安,與郭堅所部會師鄠縣一帶。隨即召開軍事會議,成立陜西靖國軍總司令部,率軍圍攻西安,拉開了陜西驅陳運動的序幕。
為解燃眉之急,陳樹藩以陜西省省長為餌,引河南鎮嵩軍統領劉鎮華入陜,西安之圍方解除。但是,陜西靖國軍不僅沒有被消滅,反而越來越壯大,胡景翼也在三原起兵反陳。
為了增強實力,擴充軍隊,打擊靖國軍,保住督軍的地位,陳樹藩在陜西還干了件大壞事,就是在陜西大種鴉片以征款。一九一八年春開始,陳樹藩通過各縣縣長明令農民公開種煙,強令各縣按耕地面積的百分之五十交納煙款。
開放煙禁后,陳樹藩從中撈到了巨額款項,但給陜西人民帶來的痛苦和損失則無法估算。陜西的糧田逐年減少,從產糧區變成缺糧區,陜西吸食鴉片煙的人數達二、三成,造成了極大的危害。陜西人民對陳樹藩恨之入骨。
一九一八年六月,陜西靖國軍公請在上海辦報的革命元勛,三原籍人士于右任回陜主持西北革命大計。于乃偕王玉堂取道山西渡黃河,向北經宜川,抵達三原。一九一八年八月,于右任被推舉為陜西靖國軍總司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