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右任(—),漢族,陜西三原人,祖籍涇陽斗口于村,中國近現代政治家、教育家、書法家。原名伯循,字誘人,爾后以“誘人”諧音“右任”為名;別署“騷心”“髯翁”,晚年自號“太平老人”。
于右任早年便是同盟會成員,長年在國民政.府擔任高級官員,是復旦大學、上海大學、國立西北農林專科學校(今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的創辦人和復旦大學、私立南通大學校董等。
這是個特別受人尊重的人,在他身上,也有不少奇聞軼事,此處僅舉一例。
一九四八年五月,國民黨在南京召開國民大會,選舉總統、副總統。于右任先生參加了副總統競選。競選對手主要是桂系李宗仁。
選舉前,為了讓代表了解自己的思想和打算,于右任每天在屋內擺一書桌,置文房四寶筆、墨、紙、硯,凡代表即送“為萬世開太平”條幅。同時,另設一長桌,放置他簽名的照片二千張,每張照片上簽有各代表的名字,分省、分市、分縣或分職業排列,由代表們上門時自己檢取。每天上門拜訪于右任的人最多時每小時一二百人。大多數人都悟出于右任先生是以聲望和一支筆作為競選的力量。
參與副總統競選的人與于右任的做法大相徑庭。如李宗仁給每個代表供一輛汽車,有司機早晚服務,包上幾個大旅社、酒店,只要是代表身份,不管認識與不認識,都可住進去,每天早晚宴席相待,一律免費供應。
行政院長孫科、武漢行轅主任程潛二人天天擺酒請客,給代表發紀念品,許諾,拉關系。各地代表每天收到請柬的應接不暇。代表是上帝,副總統競選者和他們拉同事、拉鄉黨,拉同學,拉親戚,拉同宗……設法為自己拉選票。而于右任卻靠一支筆,一張紙,待在家來競選。有人勸于右任別在家“守株待兔”,要出去走動,可以找財團借款活動,于右任一一謝絕。他告訴友好說:我相信民眾,我相信自己,成與不成,看民意吧。
明天就要投票了,于右任突然派人給各代表送去一張請柬,在飯店對到來的代表即席演講道:我家中沒有一個錢,因此,很難對代表厚待。今天,是老友馮自由等二十位籌資,才略備薄酒相待,我只是借酒敬客了……
國民政.府選舉開始。投票采取淘汰制。第一天投票,于右任先生得到493票,即遭淘汰。
選舉結束,幾個代表找到于右任安慰,馮自由感慨地說:“右老身無分文,憑人格聲望、筆墨競選,這能成功嗎?紙彈根本敵不過銀錢,這社會政治腐敗,靠金錢、美女、紅酒、車子拉票,于老怎能不失敗呢?這失敗原因全是我們這些人昧于世情造成的。”
第二天,繼續投票,于右任準時出席。一進會場,風度飄逸,豁達大度,全場代表起立掌聲十分鐘不息,表示對他的欽佩之情。最后,孫科、程潛等相繼淘汰,李宗仁當選副總統。
于右任雖然沒有當上副總統,但其清貧、廉潔、清正、儒雅、豁達的形象卻給人們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做人典范。
請收藏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