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2年春,蔡元培再次赴京補應復試、殿試。復試后被列為第三等(補試不能列入一、二等)。
接著參加在保和殿舉行的殿試。
殿試只考策論,蔡元培充分發揮了博覽群書和博學強記的優勢,對其中有關西藏的策論題,詳述其山川道里、行政沿革,且廣證博引,對答自如。
本年會主考官為戶部尚書翁同龢,殿試閱卷大臣為工部左侍郎汪鳴鑾。
結果,蔡元培考取第二甲第34名進士。
本科的狀元、榜眼、探花分別是劉福姚、吳士鑒、陳伯陶。同科考中者還有唐文治、葉德輝、湯壽潛、張元濟、屠寄和沈寶琛等。
我們能夠看到,這其中的張元濟,是對蔡元培后來的人生,極為重要之人。
對于殿試,蔡元培回憶說“上來,殿試是專講格式不中內容的,只聽說張香濤氏張之洞)應殿試時不拘格式,被取一甲第三名。我那時也沒有拘格式,而且這兩年中也沒有習字。仍是隨便一寫,但結果被取為二甲進士。聞為汪柳門(汪鳴鑾)先生所賞識。有位閱卷大臣,說此卷的字不是館閣體。汪說,他是學黃山谷的,于是大家都在卷子后面圈了個圈,就放在二甲了?!?
如果是專為了練字而故意拖后兩年,兩年里為什么不練參加科舉需用的館閣體呢?這和前邊說過的后一種說法不是很矛盾嗎?
黃山谷就是被稱為宋“四大家”之一的黃庭堅,他自號山谷道人,書法在當時是很受推崇的。
此后又通過朝考,蔡元培被點為翰林院庶吉士。
庶吉士,亦稱庶常。其名稱源自《書經?立政》篇中“庶常吉士”之意。是中國明、清兩朝時翰林院內的短期職位。由科舉考試中進士的人當中,選擇有潛質者擔任。為皇帝近臣,負責起草詔書,有為皇帝講解經籍等責,為內閣輔臣的重要來源之一。
清雍正以后,選官更為嚴格,庶吉士由皇帝主持之朝考決定。
該職一般為期三年,期間由翰林內經驗豐富者為教習,授以各種知識。
三年后,在下次會試前進行考核,稱“散館”。成績優異者留任翰林,授予翰林院檢討,正式成為翰林,稱“留館”。
其他則被派往六部任主事、御史;亦有派到各地方任官。
和所有新科進士一樣,蔡元培要留在京城盤恒一段時間,期間一個重要的活動就是拜會各方人士。
按照慣例,通過考試的同科士子都要去拜謁主考官翁同龢。其實,這也是例行公事、走一走過場。
大概因為這樣,翁同龢對一批批的來訪者中的大多數人其實并無印象,他在自己的日記里往往簡單地記下“新庶常來者八九人”“新門人兩人來見”,連名字也不記。當科的狀元、探花來訪,也只記了“劉福姚來見”,“陳生伯陶來”而已,惜墨如金。
有意思的是,在1892年6月1日的日記里,翁同龢記道“新庶常來見者十余人,內蔡元培,乃庚寅貢士,年少通經,文極古藻,雋材也,紹興人,號鶴青,向在紹興徐氏??谈鞣N書?!?
這真是有些奇怪,他對蔡元培的印象深刻,簡直是刮目相看。是不是因為蔡元培的“怪八股”呢?或者是對其有關西藏的策論題,詳述其山川道里、行政沿革,且廣證博引,對答自如印象深刻。
短短四年里,蔡元培鄉、會試連捷,擠身翰林文苑。其躊躇滿志,自不待言。而作為光緒皇帝老師的翁同龢是何等人物呀?能得到這樣的朝中重臣的青睞,是何等的榮耀呀!
一時間,年紀輕輕的蔡元培,成了“聲聞當代,朝野爭相結納”的名人士大夫了。
從清朝中葉以降,殿閣大學士、總督、巡撫、軍機大臣這些朝廷的要職,大多系翰林出身。對于蔡元培來說,誘人的政治前景正在向他頻頻招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