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德會”歸根結底主要還是靠個人自律為前提,北大的腐敗,不過是當時社會惡濁風氣的一個縮影,想通過這樣一個團體完全改變北大的風氣,顯然是不可能的。
但是,按照中國道德文化傳統(tǒng),評價一位學者文人往往從道德、學問、文章三方面切入,而在其中,道德更重要。學問大,文章好,而如果道德缺失,會被認定是文人無行,這是最嚴重的批評。一般認為做人比做學問、寫文章更難,也更重要。
這也就是說,類似于北大這樣的學者文人的集合之地,“進德”還是有某種內在要求的。
所謂做總比不做好,北大畢竟是北大,有了“進德會” 的影響,以及學校獎勵優(yōu)秀學生,對違規(guī)學生進行處分等配套措施,北大的校風還是有很大改變的。
“當時所有的新聞報道,對北大完全是刮目相看。1917年的報紙對北大的評價就完全變了。五四運動后更不用說”。
“中學為體,西學為用”這是上個世紀之交在中國學界廣為人知的口號,乃至到了今天還余音猶在。這個口號的提出者,是最先接受了西方新學的中國知識分子,而他們不可避免受到西學思維的影響,才提出這樣一個命題,力圖為東西思想做一個合理的定位。
問題在于,他們口中所謂的“中學”本質上側重于“道”,換言之,注重的是世界觀方面、修身方面、做人的倫理。而他們所理解的“西學”,注重的是“術”,注重做事的方式、科技的革新。
一個是如何做人,一個是人的技能,可以說,這完全是兩個層面的東西。修身的方面本就是“體”,而致用的方面本就是“用”。舉例而言,一個科學家,他要掌握專業(yè)技能,但同時,他要有品德、理念、倫理觀念。這二者毫無悖逆。
唯物史觀早就正確的指出,一個社會,物質生產和物質生活水平提高以后,與之相適應的倫理道德也是要發(fā)生變化的,或者說也是要進步和前行的。這也就是說,社會物質生產和物質生活變化了,人們的交往方式也會發(fā)生變化,就要重新規(guī)范人的行為。
必須看到,隨著商品經濟的逐漸發(fā)展,封建制度越來越走向窮途末日,傳統(tǒng)的倫理思想在很多方面也已過時。
加之鴉片戰(zhàn)爭后,泱泱中華大國,一直遭人欺辱,于是,很多人提出“中學”無用的觀點。在學界,也像那些鼓吹“實業(yè)救國”“工科救國”論者一樣,專注于理工,而輕人文學科。
蔡元培的可貴,一方面在于,他并沒有因為西方船堅炮利、科技強大,就像當時鼓吹“實業(yè)救國”“工科救國”論者一樣,專注于理工。
另一方面,他沒有像一些固步自封、夜郎自大的士大夫一樣,認為不能因為西方科技發(fā)達、東方物質文明落后,就認為中國傳統(tǒng)的人文思想和哲學也落后。覺著凡是老祖宗的東西,就都是好的,在人文學科,沒有學習西方的必要。
這其實是兩個極端。
他對人文學科的重視,足以成為那個大時代的鳴奏曲中一個空谷回音般的音符,具有超越時空的意義。這具體就體現(xiàn)在他對大學學科的定位上。
本來,北大的學科是文、理、法、商、工五科并立,可以說是高大全而沒有重點。蔡元培任校長后,堅決主張將北大辦成只包括文、理兩科的大學。他在北大的學制改革方面首先是調整學科設置。這對一個大學的發(fā)展來講至關重要,將涉及大學的學術定位、思想文化特色的走向。
1917年1月27日,蔡元培在國立高等學校校務討論會上提議,一般的綜合性大學只設立文、理兩科,其他法、醫(yī)、農、工、商五科則設立單獨、獨立的專科大學,如法科大學、醫(yī)科大學等。蔡元培批評當時的高等教育過于模仿日本,既在一般的綜合性大學中除設立除文、理,同時還設立法、醫(yī)、工、商等科,同時又有這幾個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