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林紓與蔡元培、陳獨秀、胡適等人的爭論,說到底是對相關問題看法不同的表達。雖然里邊摻雜著新與舊的思想碰撞,也很難說到底是誰對誰錯,也不能籠統的說成是所謂先進與落后的較量。
真要人仔細研究,恐怕是有些方面,理在林紓方面,比如他對新文化運動中對傳統否定一切的極端主義的批評。林紓即便不是新文化運動的旗手,至少是新文化運動的同盟者。
有些方面,理可能是在蔡元培等人一邊。對于一場求新變革的革命,是不能求全責備的。
但是,思想觀點方面的爭論,一有政治介入,一被政治化,就麻煩了。徐樹錚有沒有參與蔡、林的論爭,我們不得而知,反正徐樹錚主導的安福國會表現得極為拙劣,竟因此而鼓動把蔡元培這個北大校長罷免。
劉半農曾回憶說“衛道士的林紓先生卻要于作文反對之外,借助于實力——就是他的“荊生將軍”,而我們稱為小徐的徐樹錚。這樣,文字之獄的黑影就漸漸向我們頭上壓迫而來,我們就無時無日不在栗栗危懼之中過活。”
劉半農(1891年5月29日1934年7月14日),江蘇江陰人,原名壽彭,后名復,初字半儂,后改半農,晚號曲庵,中國新文化運動先驅,文學家、語言學家和教育家。
清宣統三年(1911年)參加辛亥革命,民國元年(1912年)后在上海以向鴛鴦蝴蝶派報刊投稿為生。
民國六年(1917年)到北京大學任法科預科教授,并參與《新青年》雜志的編輯工作,積極投身文學革命,反對文言文,提倡白話文。
民國九年(1920年)到英國倫敦大學的大學院學習實驗語音學。民國十年(1921年)夏轉入法國巴黎大學學習。1925年獲得法國國家文學博士學位,所著《漢語字聲實驗錄》,榮獲法國康士坦丁?伏爾內語言學專獎。民國十四年(1925年)秋回國,任北京大學國文系教授,講授語音學。民國二十三年(1934年)在北京病逝。
主要作品有詩集《揚鞭集》《瓦釜集》和《半農雜文》。
蔡元培做為體制中人,對來自政治上的壓力,感受肯定要更深些。
3月26日,連對北大的改革能夠理解的教育總長傅增湘,也致函蔡元培,對《新潮》雜志大膽批評傳統的言論表示擔憂。
內稱;“近傾所慮,乃在因批評而起辨難,因辨難而涉意氣。倘稍逾學術范圍之外,將益啟黨派新舊之爭,此則不能不引為隱憂耳。”
同時勸導說“凡是過于銳進,或大反乎恒情之所習,未有不立蹶者。時論糾紛,喜為抨擊,沒有悠悠之詞,波及全體,尤為演進新機之累。”
他期望北大師生“遵循軌道”,穩健行事。
蔡元培一周后回復傅增湘堅信“大學兼容并包之旨,實為國學發展之資”,同時懇請總長代為“消弭局外失實之言”,表示“元培亦必勉勵諸生,為學問之竟進,不為逾越軌物之行也。”
此信是傅斯年代寫,但完全表達了蔡元培的意見。從回函中。不難看出,蔡元培是十分合作的,對于一直挺自己的這位總長,也給予了應有的尊重。
大總統徐世昌也因此事,幾次召見蔡元培等學界人士,了解情況。顯然,他也遭受到了來自安福系的壓力。
看來,這并非林紓老先生的本意。或許,連他都看不下去了,主動登報向蔡元培等人認錯道歉。
1919年的春天,正在巴黎舉行的“和平會議”越來越成為國人關注的聚焦熱點。
前邊提到過,蔡元培和所有的國民一樣,覺得一戰勝利了,又有美國總統提出的代表公平正義的“十四點建議”,從此,中國就可以徹底告別受欺辱的歷史。
但是,這幻想的肥皂泡沫很快破滅。
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