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
在蔡元培看來,一個政府到了不可救藥的地步,有德能的人就應離他而去,這既是不合作。持不合作立場的人多了,政府自然也就只能走向垮臺。
他曾在很多場合宣揚這個道理,此刻,正躬身實踐其“不合作主義”了。這是一個正直的人在憤世嫉俗時所做的選擇。不論外界輿論如何評判此舉,北方的胡適撰文稱許也罷,南方的陳獨秀指責消極也罷,這一次蔡元培看來是下定了決心,高蹈遠引了。
北大師生的的“驅彭(允彝)挽蔡,北京政府的被迫挽留,只不過使他又保留了幾年的校長名義,而北京大學的”蔡元培時代”,至此則是無可挽回的結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