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8年7月起,胡適由投稿的作者,變成了刊物的編者和記者,旬報從第24期以下歸他編輯,文章也寫得更多了。他的興趣很廣泛,青年人精力又充沛,簡直什么文章都寫。他不僅寫長篇,也寫短篇小說,寫傳記,寫詩歌詞曲,也寫社說、論說、叢談、札記,也兼作翻譯,還充當記者,采寫時聞和時評。有時候,全期的文字,從論說到時聞,差不多都是他包做的。
從這些文字中可以看到,胡適的思想很活躍,表現為一種早期的全面萌發的狀態。如反對迷信的無神論;反對家族承繼習俗的“無后主義”;既要父母主婚,又要子女有權干預的折中的婚姻觀;重視教育,看重文藝的社會教育作用,等等。而其中值得注意的,是胡適這時期的愛國思想。他寫過一篇《讀愛國二童子傳》的書評,介紹小說《愛國二童子傳》,指出那書“真可以激發國民的自治思想,實業思想,愛國思想”。
在社說《愛國》一篇里,他說:“國是人人都要愛的,愛國是人人本分的事;愛國的人,第一件,要保存祖國的光榮歷史,不可忘記;忘記了自己祖國的歷史,便要卑鄙齷齪,甘心作人家的牛馬奴隸了。你看現在的人,把我們祖國的榮光歷史忘記了,便甘心媚外,處處說外國人好,說中國人不好,那里曉得他們祖宗原是很光榮的,不過到了如今,生生地給這班不爭氣的子孫糟蹋了,唉,可慘呀!”
胡適在《競業旬報》上發表的創作,有幾篇傳記頗有意味。其中一篇《中國第一偉人楊斯盛傳》,寫的是楊斯盛13歲流落到上海,“立定了腳跟吃苦,駝起了肩頭做工”,辛辛苦苦幾十年,積攢了幾十萬家財,由一個勞動者變成了大富翁,又熱心公益事業,“破家興學”的動人故事。胡適稱贊楊斯盛是一位“可敬可愛,可師可法的”“大豪杰”,特為他立傳表彰。
楊斯盛 (1851年12月4日—1908年5月29日),字錦春,小名阿毛,上海浦東人。父母早亡,13歲去浦西謀生,學做泥水匠,勤奮好學,為人正直,清光緒六年(公元1880年),楊斯盛在上海開設了第一家由中國人辦的營造廠——楊瑞泰營造廠,成為近代建筑史上的一個創舉。清光緒年間,楊斯盛承建外灘江海關北樓,一舉成名,時稱工界偉人、營造泰斗、上海水木業公所領袖董事、浦東幫建筑業的領袖。楊斯盛被人稱為“近代建筑營造業的一代宗師”。
楊斯盛幼年遭失學之痛,壯年以瑯瑯誦讀為樂,晚年則立捐產興學之志。1905 年,他在《捐產興學啟》中說:“值此國步維艱,不可終日,聽名人言論,必以興教育為救國第一義。私念仆亦國民也,以區區家產,與其傳給子孫,使賢者損志,愚者益過,何如移作興學,完成我國民一份子之義務,且使子孫與被澤焉。”
為了興學,1904年,楊斯盛先在宗祠設義塾,將上海一所別墅改為廣明小學,翌年,增設廣明師范講習所。并在浦東六里橋購地40 余畝,興建浦東中學。1906年正月開工,由黃炎培設計、楊公親自監督,同年十二月,校舍竣工,教學設施堪稱滬一流,所聘辦學人才亦是一流,李平書、黃炎培、秦錫田、陸家驥、張伯初等出任校董。與此同時,為了更好地造福桑梓,他又相繼在蔡路創辦浦東中學第二附屬小學、在合慶創辦浦東中學第三附屬小學。秉承遺訓,浦東中學校董會和其家屬,又繼續創辦了斯盛小學和斯盛中學。為了讓更多的貧苦大眾接受教育和傳播革命思想,組織教師和學生開辦了浦東中學夜校。
清光緒三十三年丁未正月二十四(1907年3月8日)浦東中學正式開學,清光緒三十三年丁未二月初八(1907年3月21日),楊斯盛提出“勤樸”校訓作為辦學宗旨,他說:第一是勤,學生是中國的主人翁,擔當中國未來的一切事業,要有精神和體魄上的擔當,全看我們能不能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