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活動區域,技術水平空前提高,經濟迅猛增長。到20世紀,美國成為世界發達資本主義列強之一。
這是一個充滿機會、奮斗、創業與冒險的世界,成功伴隨著失敗,富裕與異化同行,人們在開拓進取中又普遍存在一種不穩定感。
正如詹姆士illia jas借上帝之口所說:“我給你一個機會,請你加入這個世界。你知道我不擔保這世界平安無事的。這個世界是一種真正冒險事業,危險很多,但是也許有最后的勝利。”
詹姆士自己的回答是:“我是愿意承認這個世界是真正危險的,必須要冒險的;我決不退縮,我決不說‘我不干了’!”
在這種美國土壤中產生的實用主義,用羅素的話來說,是一種“美國工業社會的哲學”。作為美國式實踐的理論概括,實用主義強調從人的“經驗”出發,主張用行為效果來證明思維的合理性,根據事實效果來判定或修正信念,“要把注意之點從最先的物事移到最后的物事;從通則移到事實,從范疇cateries移到效果”,帶有強烈的反教條主義和反思辯哲學的色彩,反映了美國創業時期求實與創新的精神,體現出一種開拓、進取、行動和成功超過一切的美國風格。實用主義把“人的問題”引入現代西方哲學,在哲學領域實現一番大改造。
這樣以“人的問題”取代“哲學家的問題”,抓住了人的實踐活動這一中心環節,用實踐主體取代了傳統哲學中唯理的抽象的認識主體,推動了哲學主體觀、實在論、真理論和認識論等方面的變革,提出了一系列反傳統的見解,從而在唯科學主義和現代人文主義之間另辟蹊徑,使實用主義哲學顯示出一種既注重科學方法,又富于人文精神的特色;在社會生活中則表現為既崇尚科學,又張揚民主自由的文化風貌。
由此而受到正在奮斗開拓而又遭受異化和文化沖突的美國社會的普遍歡迎。總之,實用主義是“美國的工具主義”杜威,是一種反映美國社會時代精神,強調獨立自由的主體——人的實踐活動和成效的哲學。
關于“實用主義”。可不可以做個簡單解釋呢?
在農業社會,在自給自足的生產條件下,一切似乎都是固定的,昨天,今天,明天幾乎是在不變的重復中。圍繞著自給,土地里今年種什么,明年還是要種什么。今年如何耕種,明年一切照樣。因為是靠天吃飯,只能是求上蒼保佑,能夠風調雨順。于是迷信,于是崇拜。人總是要有想往的,于是便離開“此岸世界”,到“彼岸世界”去尋找歸宿。于是便有了各種宗教,于是寄希望于未來,寄希望于理想和夢想。于是便有了理想主義。
產量一般是固定的,自己能做的便是精打細算,于是貧窮和勤儉成為了一種生活方式。
而在工業社會,在商品社會,一切都變了,而且一切都在變動中。生產不是為自用,而是賣給別人,也就是商品生產。自己需要什么,是知道的,別人需不需要,喜不喜歡是不好知道的。利己必利他不僅是道德的說教,而成了強制性律令。不光是工業產品,農業也是一樣。今年大蔥因為出產的少,而價格飛漲,可如果明年大家都種大蔥,大蔥就會爛在地里。
明天畢竟是明天,重要是今天,是現在干什么?這事怎么干?不是為了什么信仰、什么主義、什么制度,而是實際需要干什么就干什么,怎么干好就怎么干。這樣,操作層面的實用主義便應運而生了。
毫無疑問,實用主義有著很大的局限性,比如,它不能揭示人類社會的發展規律。而如同自然界一樣,人類社會也是有其發展規律的。也就是從根本上說,起決定作用的是物質生產和物質生活水平,即馬克思的唯物史觀。而實用主義好像也不關心這些,他們關心的是現在,是當下。當然,對很多的人,在很多的時候,最重要的好像也是現在,是當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