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當(dāng)胡適忙于教書著述之時,1月23日,胡適接到了一個他無論如何都無法接受的消息。
上午,胡適聽到郵遞員在外面叫自己的名字,仆人閻海應(yīng)了一聲,開門出去。胡適突然產(chǎn)生了一種不的預(yù)感,母親好長時間沒有來信了,莫非……
閻海拿回一張電報胡適慌忙接過,果然是績溪上川侄子思永、思齊拍來的,說母親于11月23日1時病逝。頓時,胡適的心沉到了無底深淵,臉色蒼白,拿電報的手都不聽使喚地抖起來。
聽到婆婆去世的噩耗,江冬秀立時大哭起來。
“我要是知道媽媽這么快就走,我怎么搞也要和她在一起呀!”江冬秀無法自制。
“不要哭。”
胡適自己雖然已驚呆,但還能想到江冬秀有孕在身。他隨即想到,這次江冬秀來,母親似有預(yù)感,雖然舍不得她來,考慮兒子的幸福,還是催她來了。自己準(zhǔn)備12月回家的,母親為什么不通知自己生病的事呢?自己無論如何要提前回家的呀!
想不到去年回家完婚,竟是與母親的永別,胡適哪里受得了呢?自父親去世,母子相依為命。在績溪家鄉(xiāng),母親把活的希望和樂趣全放在兒子的身上。為了兒子的前途,獨子14歲時,就讓其去上海獨闖天下,可憐她把自己的對獨子的愛深深地埋在心里。14年來,母子只見了三面啊!一個上午,胡適和江冬秀眼淚不斷。
母親的突然去世,給胡適的打擊是沉重的,他在回到家的當(dāng)天,寫下了《民國七年十二月一日奔喪到家》一詩:“往日歸來,才望見竹竿尖,才望見吾村,便心頭亂跳,遙知前面,老親望我,含淚相迎。“來了?好呀!”——更無別話,說盡心頭歡喜悲酸無限情。偷回首,揩干眼淚,招呼茶飯,款待歸人。今朝,——依舊竹竿尖,依舊溪橋,——只少了我的心頭狂跳!——何消說一世的深恩未報!——何消說十年來的家庭夢想,都一一云散煙銷!——只今日到家時,更何處能尋他那一聲“好呀,來了!”
歸國一年多的胡適,已經(jīng)在北大站穩(wěn)腳跟,在社會上名氣很大,可以有條件報答母親的養(yǎng)育之恩了,可是母親卻突然去世了。這種“子欲孝而親不在”的痛苦和遺憾深深折磨著他。
他在給韋蓮司的信中說:“二十多年來,她為我吃盡了各種苦,而我剛剛有能力報答她,卻沒來得及給她帶來些許幸福。”
原來想自己一有所安頓,就接母親到自己身邊,盡盡孝道。想不到苦命的母親連一天福也沒有享,就這么去了。而且,臨死前,兒子兒媳都不在身邊。將來,這個侄子那個外孫要依仗他胡適到北京來謀事供職,他最親的親人卻永遠分享不到了 ,想到這里,胡適又失聲痛哭起來。
北大的學(xué)生,這些身懷赤子之心的學(xué)子,在給敬愛的老師送行時,勸說老師節(jié)哀的同時,還不忘提醒老師當(dāng)借此機會,改革喪禮。
民國時代,皇帝下臺,破舊迎新。喪禮因為封建色彩濃厚,從政府,到民間,都在喊著改革。他胡適就是喊改革喊得聲音最響亮的那一個。
回國后一直大張旗鼓地呼吁“改良喪禮”, 自己母親喪禮,胡適打定主意,從自己做起。
此前。北京通俗講演所請胡適講演“喪禮改良”,講演日期定在11月27日。不料胡適的講演還沒有開講,先輪到他自己實行“喪禮改良”了。
11月28日,胡適與江冬秀匆匆啟程回績溪奔喪。南下安徽老家之前,胡適跟夫人,在北京,先把“訃帖”寫好了。
“訃帖”,向親朋好友報告老媽去世的帖子,相當(dāng)于今天的訃告。
胡適改良媽媽的喪禮,第一步,就從寫“訃帖”開始。
過去,“訃貼”中有一堆很假很封建的套話,跟親朋好友報喪的時候,喜歡在“訃貼”上,自稱“不孝子某某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