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校中成績突出,特別是才能出眾的學生,胡適非常熱心培養扶持,甚至有些偏愛,但也嚴格要求。比如后來成為著名歷史學家的吳晗。
吳晗生于1909年,原名吳春晗,浙江義烏人。他的父親吳濱玨是前清秀才,算得上是書香門第。讀書人的家庭,家教都頗嚴,吳家也不例外。在那個動蕩的時代,吳家也深受影響,因而,吳家的經濟時常顛簸于溫飽與小康之間。吳晗中學畢業后,因家道衰落,遂在本村小學教書,賺取一點工資貼補家用。在鄉村蟄伏兩年后,獨自離家出走,輾轉來到杭州,并考入之江大學預科。一年后,之江大學因故停辦。吳晗又前往上海,考入中國公學。在胡適講授中國文化史課程時,吳晗得到胡適的指導和幫助,寫出了他的第一篇學術論文《西漢的經濟狀況》,,深得胡適贊賞。
1930年3月19日,吳晗徑直寫信向胡適討教自己在整理《佛國記》時遇到的問題:“明知先生很忙,不過除了先生之外,我實在想不出一個比先生更能用科學的方法來解決和指導路徑的人?!?
胡適則盡自己所能,為吳晗了指導和幫助,
吳晗是個爭議很大的人,不妨多說幾句。
胡適離開中國公學后,吳晗則追隨北上,經人介紹,由顧頡剛安排在燕京大學圖書館當館員。此間,他寫下《胡應麟年譜》,并以此成為他正式研究明史的開端。吳晗再度為此寫信討教胡適,胡適在收信的第二天即給吳晗回信,對其作品大加贊賞,并約吳晗“星期有暇請來談”。從此,吳晗成為胡適的“弟子”。
追書真的好用,這里下載 大家去快可以試試吧。
吳晗未入北大的原因是他偏科嚴重,入學考試需考文史、英文和數學三科,他的文史、英語均得滿分,而數學竟然考了零分,按北大規定,有一門零分不得錄取。隨后他改投清華,得到同樣成績,但清華網開一面,以文史成績特別優異為由,破格錄取了他。吳晗遂成為“清華人”。
吳晗進入清華時,家道基本敗落。因為要入清華攻讀,他的燕京大學圖書館館員被迫放棄。那可是吳晗的生活來源。胡適知道吳晗的困境,在吳晗被清華錄取后沒幾天,即給當時清華的代理校長翁文灝和教務長張子高舉薦吳晗。
胡適在給翁張二人的推薦信中寫道:“此人家境甚貧,本想半工半讀,但他在清華無熟人,恐難急切得一個工讀機會。他若沒有工作的機會,就不能入學了。我勸他決定入學,并許他代求兩兄幫忙。此事倘蒙兩兄大力相助,我真感激不盡?!?
吳晗雖然成為清華學子,但仍然以胡適為師,做學問也全面效法胡適這位北大先生的治學方法。胡適在給吳晗的信件中,也同樣對這位弟子進行了多方面指導。
多次告誡吳晗:“治明史不是要你做一部新明史,只是要你訓練自己作一個能整理明代資料的學者?!?
吳晗的態度則是:“光耀所及,四面八方都是坦途。”可見胡適對他影響之深。
吳晗果然不負胡適的期望,在清華讀書期間,先后寫下四十多篇文章,其中《胡惟庸黨案考》、《〈金瓶梅〉的著作時代及其社會背景》、《明代之農民》等文,頗受當時史界名流青睞。
吳晗畢業時,在自己的畢業照上題寫著胡適的名言:“大膽的假設,小心的求證。少說些空話,多讀些好書——錄胡適先生語。”
大學畢業后年輕的吳晗在清華大學講授明史。頗受顧頡剛、胡適、傅斯年等提攜。
1943年7月,吳晗加入民盟,從一名歷史學家變身為社會活動家,積極投身反對蔣政府的活動。只是,自此以后,他再也沒寫出一部像樣的史學著作。
1946年8月,吳晗回到北平,仍在清華大學任教,其在清華的住所舊西院12號是中共地下黨的聯絡站。回到北平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