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從山中來,帶得蘭花草。種在小園中,希望花開好。一日望一回,望到花時過。急壞看花人,苞也無一個。眼看秋天到,移花供在家。明年春風回,祝汝滿盆花。”
1921年夏天,大學起風潮后,北京高校教職員請愿。那時,北大校長蔣夢麟心情不好,杜威先生去山西了,胡適正好有時間,陪蔣夢麟到八大處腳下的西山旅館里散心。
熊希齡夫婦在西山辦了一個慈幼院,舉行辦院一周年紀念會時,請胡適去講話。臨別,他們送給胡適一盆蘭花草。胡適非常喜歡,并小心地把它帶回家,讀書寫作之余精心照看。可是這盆蘭花草好像很認生,來到胡適家里有些水土不服,直到秋天也沒有開出花來,于是他有感而發創作了這首小詩。
蘭花草在每年的三四月份開花,如今已快到秋季。但是,“明年春風回,祝汝滿盆花”,詩人沒有失望,而是期待明年開春可以得到一份驚喜,自己辛苦栽種的小苗可以茁壯成長。一次失望的等待,在胡適筆下卻描繪出等待中期待美好的過程,雖然蘭花沒開,卻等來了心花綻放的結果,詩人豁達的胸襟令人贊美。
胡適在《追念熊秉三先生》一文中,摘引自己參觀熊希齡夫婦創辦的香山慈幼院的兩段日記,肯定了他們的辦學成績。胡適還回憶了與熊希齡交談的往事,贊揚他是個有辦事才干,同時又是個真愛國、真愛人的人。
12月30日,是胡適與江冬秀結婚三十周年紀念日,一些在北平的朋友趕來道賀,自然要熱鬧了一番。
1948年,新年剛過,胡適看到李宗仁決定參加副總統競選的消息,認為這對于推動民主制度是有利的,于是寫信給李宗仁表示贊成和敬。胡適在信中引用了自己從前作的《中國公學運動會歌》,其中有“只一人第一,要個個爭先”兩句,胡適解釋說:“第一雖然只有一個,還得要大家加入賽跑,那個第一才是第一。”
3月21日,胡適到上海,并于24日主持北平協和醫學院董事會。
3月25日,胡適又到南京參加中央研究院的評議會。3月27日,經過五次投票,評議會選出院士81人,胡適當選為人文組院士。
29日,胡適出席國民大會。在大會期間,王世杰告訴胡適,蔣介石考慮到現行憲法之下總統受到很多束縛,因此想宣布自己不競選總統,提名胡適為總統候選人,自己做有真正實權的行政院長。胡適考慮再三,后來還是放棄了。
王世杰向蔣介石匯報后,4月1日,蔣介石約見胡適,希望胡適不必多慮,出來做總統候選人。
胡適被蔣介石的“誠懇”態度所感動,艱難地點了點頭說:“請委員長決定吧”。
4月4日,國民黨召開臨時中央全會。蔣在會上聲明不參加候選,而提議由國民黨提出一個無黨派的人來做候選人,并說此人須具備五種條件:1)守法,(2)有民主精神,(3)對中國文化有了解,(4)有民族思想,愛護國家,反對叛亂,(5)對世界局勢,國際關系,有明白的了解。
蔣介石沒有說出姓名,但大家都清楚明白,指的就是胡適。胡適聞聽此言,雖自認“實無此勇氣”,卻又覺得蔣的想法“是一個很聰明,很偉大的見解,可以一新國內外的耳目”。
4月4日的國民黨的臨時中全會開了六個多鐘頭,會場上亂成一鍋粥,中委們七嘴八舌都不贊成蔣的提議,有的竟痛哭流涕勸蔣介石作總統候選人。
最后,蔣介石的提議遭到黨內多數人的反對,沒有通過。
4月5日,蔣介石派王世杰向胡適表示歉意,胡適在當天的日記中說:“我的事到今天下午才算‘得救了’。”
4月8日,蔣介石請胡適吃飯,親自向胡適道歉。胡適則很誠懇地回答,黨內最高干部反對總裁的主張,這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