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昱在朝堂上對韓嘉彥和李彥二人問出了一個難以回答的問題,表示在大宋單方面撕破澶淵之盟而與金國達成海上之盟這種背信棄義的行為之下,很難對趙宋政權產生信任。因此大梁國并不打算與大宋和談,與‘歲貢’的多寡并無關系。
韓嘉彥和李彥兩人聽后冷汗直流,沒想到出師不利才剛剛提及和談之事便要走向破裂,這讓他們如何向官家交待。二人急的滿頭是汗,絞盡腦汁的在想如何說辭才能讓梁王更改主意。
“大王,歲貢數額還可商榷,可兩國之間無冤無仇實在不宜妄動刀兵啊。”李彥不知道該說什么才好,只能先提及歲幣之事覺得可以加大數額買通大梁皇帝。
“方卿,誰說梁宋之間無仇無怨。當初我大梁在與金人作戰之時,完顏阿骨打親口所說,宋金達成了另一份海上之盟,打算聯合起來對我大梁用兵。此種趁人之危的險惡用心豈能說毫無惡意?”杜昱說道。
“這……,此乃蔡京那個奸臣一手炮制,確實與官家無關。現在官家撥亂反正就是希望能夠重新厘定兩國之間的關系,還望大王周知。”李彥根本想不出別的主意只能繼續把鍋套到蔡京那個老貨的身上。
“是否為蔡京一手炮制本王不管,我大梁上下看見的是宋廷厲兵秣馬頻繁調動軍隊,就是要對我用兵。”杜昱說道。
“大王誤會了,我朝調動軍隊是為了在江南平叛而非有意威脅大梁。”李彥還在強辯。
“或許是吧,不過本王輕易不會改變主意。大軍一動耗費糧草物資無數,豈能說停就停。”杜昱說道。
“大王,官家為了兩國修好可以付出一定代價,我朝可以承擔貴軍靡費的糧草輜重。”韓嘉彥立刻補充到。
現在他們為了達成和談的目的那里還在乎什么底線,反正官家允許他們便宜行事,而且即便出錢也不用他們來掏,便是繳納再多歲幣也與二人無關。還是先保住此行的目的,至于后事就交由其他人來頭疼吧。
杜昱聽到他們兩個毫無底線的話差點沒笑出聲來,這可是關乎國家尊嚴的談判,大宋的使者居然毫無廉恥為了完成任務自己給自己的國家放血。他感覺哪怕提出的要求再過分一些,怕是這二人都會代表宋徽宗趙佶一一接受。
雖說大梁完全可以接受一個不平等條約,白白從大宋朝廷那里拿錢,便是慢慢放血也可以滋養大梁削弱大宋。
不過杜昱畢竟是從現代時空穿越過來的人,從小到大的學過的歷史課上見多了華夏民族被迫接受的不平等條約。現在親身經歷,哪怕他是受益者在感情上都接受不了。
若是他點頭答應,以大宋朝的尿性確實會保證相當長一段時間的和平,對他們集中精力對付金國人有很大的好處。只是想想大梁與大宋簽訂的不平等條約,最終還是會轉嫁到百姓身上,他就覺得非常不舒服。
杜昱本身就是普通百姓,意外得到金手指才一步一步走到今天,都是普通百姓又何必為難普通百姓呢。與其讓他們被大宋朝廷再度壓榨,還不如長痛不如短痛,經歷一番戰爭后浴火重生迎來一個新的皇朝。
雖說他不敢保證會比歷史上那些著名的皇帝更治理國家,但絕對可以保證會比他們對百姓的態度更加溫和。而且有金手指又背靠現代時空,他覺得自己完全可以做的更好。
杜昱正在思索是一口回絕,還是給趙佶寫封信噴一噴這位藝術家皇帝。
韓嘉彥和李彥在下邊急不可耐,仍想開口拋出更‘誘人’的條件。
倒是聞煥章等許多在大宋朝出生長大的人連連搖頭,他們以前認為大宋政治昏暗不過是因為大奸臣蔡京等人把持朝政一手遮天,官家還是好的只是被蒙蔽了雙眼。
現在看來不過是一廂情愿罷了,這兩位大宋使者的一言一行無不透露著朝廷的軟弱與自私,為了罷兵休戰保住他們的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