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崇于他,贊稱其為‘小太尉’。
這次朝廷征討方臘的起義軍,童貫雖然討厭姚平仲,但是知道他的沉穩勇猛是員難得的虎將,便調他來汴梁城,哪知道到了京城之后姚平仲又犯了倔脾氣再度得罪童貫,被丟在城中擱置起來。
李綱若不是與姚古有幾分交情還想不起這茬,有這樣的猛將那能不用,他立刻跑到館驛之中拜訪姚平仲。
姚平仲此時正在館驛之中悶坐,被童貫調到汴梁城卻有因為得罪其人而被墩在角落動彈不得,想走沒有皇命,留下又被人遺忘實在難受。
更煩的是每天都能聽到前線傳來的戰報,知道大宋朝廷如今陷入危機當中,與大梁的作戰屢屢戰敗局勢已經很不妙了,他覺得當真是空有一身本事卻無用武之地。
就在此時李綱找到了他,盛情邀請其加入禁軍為國出征。
姚平仲本就是耿直漢子,而且對李綱這些主戰派的官員也有所耳聞,知道他們才是大宋的忠臣朝廷的中流砥柱。在童貫手下效力他不情愿但為李綱效力又另當別論,因此他十分爽快的答應去做朝廷的先鋒。
李綱十分高興便將其帶在身邊,與他一起倒禁軍的軍營之中挑選軍兵。略一考察他便看出姚平仲是能帶兵打仗之人,挑選軍兵組建軍隊很有章法,與兵書理論幾無二致。于是放心大膽的將挑選軍隊的事情交給了他。
當然領兵出征不能僅僅用姚平仲一人為將,他的伯父姚古被朝廷以八百里加急的文書傳召到汴梁城中來統兵作戰。
為了增強大軍的戰力,李綱還將不少哲宗時期的老將請出山,讓他們在軍中作為幕僚一同參謀作戰。礙于緊張的局勢,僅僅用十余天便組建好隊伍,現在只差糧草輜重就可以領兵出發了。
在這期間朝廷又得到一個不幸的消息,齊州城同樣沒有堅持多久,僅僅兩天的時間便被大梁軍隊攻破宣告失敗,至此汴梁城只剩鄆州、袞州、濮州等最后一線屏障了。
面對如此嚴峻的形勢,宋徽宗趙佶不得不打開大倉取出備用的糧草供李綱的大軍使用。有了糧草李綱倒沒有磨蹭直接率領五萬大軍開拔出發,向濮州進兵。
他們不知道的是,朝廷的一舉一動都被時遷撒出去的探馬看在眼里,第一時間便通過電臺將情報送到燕都。
杜昱得知后微微一笑,只是吩咐手下人將消息再傳到許貫忠和盧俊義的手中,在他看來書生帶兵也就那么回事。
雖然對李綱這位歷史上的大忠臣非常敬佩,但覺得即便是他也擋不住大梁軍隊的洪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