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早做好了準備,不要誤會他不是想做大宋的忠臣誓死守城,而是收拾好細軟把官袍一脫直接帶著家眷偷偷跑路了。
守將閻邈一臉懵逼,他怎么也沒想到前線傳來大軍戰敗的第三天頂頭上司率先逃跑,連維持城中秩序的人都沒有了還怎么玩兒。
他心中一狠,反正自己也不是第一個背叛大宋的將軍,聽說青州、淄州那邊投降的不少,多他一個也不多。這貨干脆將麾下的大小軍官召集起來陳述利害,決定率軍獻城。
呂方等人倒是撿了個便宜,剛剛來到濮州便兵不血刃接手一座城池,再接收濮州之后他們并未停下腳步,而是順勢向南進攻鄄城。
許貫忠和盧俊義的豹滔軍尚在路上就得知梁王已經派出一支奇兵率先攻占濮州等地,豹滔軍的行軍路線因此要做些微調,不過大方向還是不變的,依舊一路向南爭取拿下汴梁城的東部地區。
此時再看大宋朝廷,當李綱戰敗的消息傳到汴梁城立刻引起一番轟動。
京都的人都知道李綱帶去的是禁軍中的又一批精銳,原本想著即便不能將大梁國的軍隊擊退也能對峙一段時間,給朝廷帶來喘息的機會。等童貫在江南平叛成功率領戰力最強的西軍返回,汴京也就安全了,那時再討論反攻也不算遲。
可惜無情的現實打碎了大宋君臣的幻想,李剛的軍隊從組建到進兵齊州再到兵敗也不過三十余天的時間,五萬大軍只堅持了一個月出頭,按這個速度大宋危矣。
現在的趙佶已經沒有了那份藝術家的從容淡定,他心中明白齊州距離汴梁城并不遠,而在李綱帶走部分精銳之后朝廷更是無人可用。
目前這種危局之下,怕是連李綱那樣心懷朝廷的勇敢之人也沒有了。到了此時他終于怕了,晚上睡不著腦子里浮現的都是杜昱那封‘國書’對他的罵聲。
不過再怎么心緒難平也要面對現實,大宋君臣眼前的只有一個問題,下一步該怎么辦。
有人主張繼續派出禁軍迎敵,哪怕拖一拖時間也好,主意倒是不錯不過心中怎么想的就只有他們自己知道了。
也有人提議讓官家到江南‘督戰’,先去和大宋最強的軍隊匯合再做打算。
趙佶別的事情并不在意,聽到這里他倒是眼前一亮,既然汴梁城已經不安全了還不如先到江南避難,看看局勢的發展再說。
至于汴梁城那是大宋的帝都,即便要丟也不能丟在他的手中。于是他便與王黼、李彥等人商議將皇位‘傳’給兒子趙桓。
杜昱沒想到豹滔軍俘虜了李綱卻依然沒能改變背鍋俠的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