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澤在見識到大梁軍隊的攻城手段之后不禁心驚不已。
認知上的欠缺讓他感到十分驚訝,想不通天下間為何會有如此威力的武器。不過他倒是沒有往神鬼之事方面聯想,而是想到了大宋朝研究許久卻毫無寸近的火藥。
炸藥、火藥只相差一字,怕是關聯甚密。至于大梁軍隊是如何弄到手中的卻無從得知,更不知道該如何破解此物。
從理論上講對手的軍隊有如此攻城利器,朝廷禁軍再據城而守極為不智,可想想對手還有威力極大的虎威炮和那八千重甲騎兵,宗澤對野外與大梁軍正面作戰也沒有什么把握。
趕回汴梁城的路上,宗澤一直沉默不語沉重的心情都寫在臉上,同行之人也是如此,見到大梁軍如此勇猛善戰誰能不怕呢,所以每個人都心事重重。
宗澤回到軍中召集麾下眾將,將今日所見所聞一五一十的告知,想讓手下的軍官們群策群力想出應對之策。
可惜大宋朝本就重文輕武,幾乎沒有培養軍官的體系,讓禁軍的軍官們沖鋒陷陣或許還可以,讓他們動腦想問題可就難了,尤其是炸藥這個他們根本就不熟悉的領域簡直是一竅不通。
倒是有人根據火藥的特征提出用水淹的方法,只可惜那有實戰的操作空間,汴梁周圍水倒是不少可大梁軍隊又不是傻子,怎么會輕易讓你沖到臉上破壞炸藥包。
議事以鬧劇結束,宗澤此時感覺壓力巨大,思來想去他又找來火藥坊的匠作詢問一番,妄圖從他那里得到答案。
然而大宋火藥坊也就是那么回事,對火藥有研究不假也只是在調試各種配方希望能擴大威力,聽到炸藥的事情那位匠作反倒震驚不已問了宗澤許多問題。
沒有得到答案,也就意味著汴梁城城高墻厚的優勢并不會成為對手的阻礙,現實似乎在逼迫著他必須出城作戰。
宗澤干脆改變最初的想法,以正面作戰為主重新規劃一番,只不過再分析完利弊之后他仍舊沒有絲毫把握可以將對手擊退。
在這種情況下要不要讓官家早做準備,他覺得即便汴梁城破也不能使官家落入敵手,否則大宋百年的基業就要斷送在他的手中。
不過這件事不能明著做,至少現在還需要官家作戰都城穩定朝廷的大局,要不然沒等敵人到來自己先亂起來可就糟了。
宗澤做好了兩手準備后,便悄然出營秘密求見官家趙桓。
見到趙桓之后,宗澤示意他屏退左右侍奉的小黃門,待御書房中只有他們二人時才對官家道出實情,表示大梁軍隊的戰力超出預期他對守住汴梁城沒有把握,因此希望官家在不驚動任何人的情況下做好南逃的準備。
趙桓聽后大吃一驚,明明在前些時日宗澤還鼓勵他振作起來留守東京,怎么短短數日便有了一百八十度的轉變。
宗澤也不隱瞞,將自己的所見所聞以及詹義對大梁軍隊的戰報描述一番,向他表明非是禁軍整合不利,而是敵人太過強大。
趙桓得知大梁軍隊竟然也有近‘二十萬’之眾時,不由得頹然的坐在椅子上久久無語,不為別的他單純的心疼自己,還是要替父親背上亡國之君這口大黑鍋。
心中再是感慨也于事無補趙桓還是要面對現實,而宗澤此時也表示自己愿意率領禁軍戰斗到最后一刻能保住汴梁最好,即便戰敗也要為他拖延足夠的時間。
面對這樣的忠心耿耿的臣子,趙桓還真說不責備的話語。想想連宗澤都這么說了,怕是局勢已經惡化到無以復加的程度,也只能認命了。
君臣密談之后,趙桓長嘆感慨命運不公,不過還是按照宗澤的叮囑的方法小心實施。宋欽宗趙桓的妃子眾多,不過此時唯有朱皇后為他誕下一子。南逃時不能帶上所有人,但朱皇后和皇子趙諶是一定要帶走的。
趙桓沒有聲張,而是秘密的召集身邊的御龍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