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致使揚州繁華勝地,如今仍是一片荒野,一眼望去,不見人煙……”
“故而,父皇,兒臣以為,我大明對于興修水利之事,當統籌安排。”
“修小河,便要為日后治理大河考慮。兒臣以為,這小河,便如同人周身之經脈,而長江、黃河、大運河便如同人身之主動脈,如今動脈不通,朝廷又無余力治理,眼下之際,便是先易后難,處理各地小河,在處理過程之中,則當為日后治理大河籌備……”
“殿下眼光長遠,非臣所能及。”胡惟庸反應何等迅疾,幾乎在朱標話語落下的那一刻,他就已經明白了朱標的意思。
然后,他在第一時間,就表示了支持。
而朱標只是笑了笑,緊接著就道1:“兒臣請父皇于六部之中增設一部,專管水利之事,統籌安排全局,且各地修建水利,所需人力,物力,財力皆由此部統籌安排。”
眾多大臣:“?”
這是什么情況?
怎么一不留神,這朝廷就要再增設一部了?
這不是開玩笑嘛?
“殿下,六部之中再增設一部,這是不是有些小題大做了?”朝臣之中有人心中疑惑。
“臣也覺得此事應當再三思之,三省六部古已有之,怎可冒然更改?”
朱標對于這些質疑,自然是早有所料,當即就道:“治水,古已有之。昔年,大禹治水,三過家門而不入,水患遂平,大禹被天下共尊為王。秦之李冰,造都江堰,千古傳名,漢之王景,治理黃河,八百年未改道矣。”
“此先人治水,今我大明治水,事關天下百姓福祉,蒼生幸福,怎是小題大做?”
“三省六部,也是隋朝所創,今我大明再創一部,有何不可?”
老朱聽著,眼中露出思索之色,原先朱標說的時候,他還有些猶豫,畢竟在六部之中,再設一部,這老朱事先是一點都沒準備的。
可是,當聽完朱標話語之后,他瞬間就下定了決心。
無他,從朱標的話語之中,老朱揣摩到了另外一層深層的意思。
治水,這件事能夠贏得的名望實在是太大了!
甚至用一句功蓋千秋都不為過。
李冰,造了一個都江堰,王景,修了黃河,史書上都不得不給他們留一筆,足見他們的功績有多深入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