閑雜人等,請上報官府,若所報不虛,重重有賞!”
說罷,告辭離開;外頭,雞飛狗跳!
此次芙蓉園大會,擁翠院出兩名一等,名聲大噪,再加上大名士李太白親臨,又為擁翠院增光不少,將來的生意定然越發紅火。祁鴇娘心中高興,再次做東,請大家吃酒,一則慶功,二則款待李太白。
李太白酒量甚大,別人都用小酒杯,唯獨他用巨觥,并且一杯接著一杯,飲得很快。
閑聊之間,李太白道“云兄弟,你的劍法,已足以在江湖上揚名立萬,前途不可限量,不過,揣而銳之,不可長保,切忌鋒芒太利,給自己招來禍患。”
玉音兒接口道“他這個人啊,太過實誠仁善,將來說不定會在這上頭吃虧。”
云嘯道“二位的告誡,俺記住了。”
這一場酒,一直喝到日落時分,李太白酩酊大醉,執觥道“云兄弟,你武功既高,又俠肝義膽,不出十年,必將成為名揚天下的俠客,早年我做了一首詩,正好送給你,拿筆來!”
一聽李太白要題詩,玉音兒連忙去拿筆墨紙硯,擺放在旁邊的幾子上,楊翠兒磨墨,玉音兒攤紙,少頃準備妥當,李太白捋起袖子,提筆飽蘸墨汁,略一審視,下筆如飛,須臾而就,乃是一首《俠客行》,酣暢淋漓,飄逸灑脫,與字里行間那股英風烈氣相得益彰,眾人瞧得心曠神怡,紛紛鼓掌叫好。
因長安城內仍在戒嚴,擁翠院沒什么客人,眾人也沒甚么地方可去。
次日,幾名女子在花園內練習樂器,李太白和云嘯在后院切磋劍法,云嘯突然想起一事,說道“先生,請隨俺來,給你看兩件物什。”
李太白看他說得神秘,也很好奇,跟著他來到臥房。
云嘯打開包袱,把青銅劍和簡牘拿了出來,擺在李太白面前。
李太白見多識廣,一看那青銅劍色澤樣式,就知道它非同尋常,拿在手中端詳一番,不住贊揚道“好劍,長不過兩尺,條紋精美,雍容大氣,多半是春秋時貴族佩戴。”
殷商時,劍身較短,通常不過一尺,其后逐漸加長,到春秋戰國時,已接近兩尺,而到了戰國晚期,則達兩尺有余,秦劍更長,多在三尺左右,荊軻刺秦王時,嬴政倉促間難以拔劍出鞘,被荊軻嚇得屁滾尿流滿殿跑,就是劍太長的緣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