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嘯早已習慣了酷熱、饑渴、毒辣的陽光和旅途的無聊,也習慣了越來越長的黃昏。沒人能說清楚為什么這里的太陽比中原的太陽落得慢,眼瞅著它一點點爬過天空,而后在西方天際徘徊,久久不愿落山,好像成心要多炙烤炙烤旅途中的人們。
出沙州進入焉耆地界,景色和天氣漸漸變得宜人,樹林、草場、田野……可愛的綠色綿延不斷,羊群隨處可見;秀發上別著花朵、容顏秀美的牧羊姑娘面帶微笑、好奇地注視著中原來的商人,而旅人們也注視著他們,沉醉于她們的綽約風姿;肆虐的日光被樹蔭阻隔,路途變得陰涼;小河、小溪、湖泊,隨處可見,里頭的水,清涼甘甜,掬一口,疲勞和饑渴頓消……
不過,所有這些都遠遠比不上這里的瓜果給云嘯帶來的快活,那些瓜果,像在蜂蜜里浸過一般香甜可口,或脆或沙,堪稱仙界美味,要不是還有很多事要做,云嘯真想留在這里,牧羊啃瓜果……倘若有魚文秋陪伴,那便更加賽過仙境!
是夜,留宿渠黎,邸舍院內燃起篝火,焉耆人載歌載舞,招待遠來的賓客。
云嘯心想,漢人一提起西域,通常會說此地是如何如何荒涼,這里的人是如何如何野蠻,然而今日一見,此地好比世外桃源,生活在這里的男男女女皆直爽豪氣,待人熱情真誠,倒是漢人,多陰險狡詐、兩面三刀之徒,表面上待以禮,背地里算計人,即便是所謂的好人,說話做事也不夠敞亮,撇去為人處世之道暫且不論,漢人的生活,能以“沉悶”二字形容,城里還有些游玩取樂之處,而鄉下人除了干活,就是吃喝拉撒睡,甚么“載歌載舞”的歡樂,離他們太遠。
云嘯有樣學樣,跟著他們盡情地跳到半夜,暢快之極。
自從離開蒲昌海之后,他就沒再感應到“雜音”,納氣之術也恢復到了之前的難度,那地方神秘特異,云嘯打算在日后找個機會好好探探。
商隊在穿越龜茲、疏勒期間,渡過了爍火流金的六月末和七月中,戈壁灘上滾燙的砂石,足以融化牲口們的蹄子,途徑這些地域時,只能在早晨趕路,正午到來之前必須找到城鎮或綠洲歇腳,不然的話,便是大羅神仙也難以支撐一個時辰。
好在綠洲和城鎮甚多,加上張天峽等人經驗豐富,商隊總能避開烈日和“熱鍋”戈壁的荼毒。
提起這一路的順利,張天峽總會感謝眾保鏢、則天皇帝和那些遠離故鄉、鎮守此地的士兵。
太宗皇帝派李靖滅掉東突厥之后,便著手經營西域,破高昌,設立安西都護府,而后一路向西,滅焉耆,降服龜茲,將安西都護府遷至此處龜茲。
高宗皇帝即位之后,于顯慶二年攻滅西突厥,為加強西域兵力,設立龜茲、焉耆、疏勒、于闐四個軍鎮。
后來高宗皇帝不想再廣地勞人,便放棄四鎮,將安西都護府遷回了高昌。吐蕃趁虛而入,侵犯龜茲、焉耆、疏勒、于闐等地。
則天皇帝長壽元年,吐蕃內亂,吐谷渾歸降,朝廷當即派遣王忠杰、阿史那忠節各自率領大軍,龜茲、疏勒、于闐、碎葉逐一收復,勞師征兵,萬里戍邊,百姓深受其苦,有不少大臣上書,請求放棄四鎮,則天皇帝不許。
從那以后,大唐年年派兵駐守,年年遷移內地人到此開邊,數十年辛苦經營,多少士兵命喪邊關,其中之一,便是高姊姊的丈夫,多少士兵從青年熬到白頭,苦苦思鄉而不得歸,又有多少父母妻兒望眼欲穿,揮灑無數眼淚,才換來這一路的安寧!
值不值得?
這個問題,一直在云嘯腦海中縈繞。
當他蹲在樹蔭下,捧著個甜瓜如狼似虎地大啃大嚼時,得出了答案。
當然值得!
如今大唐北方頭頂有突厥,西南腋下有吐蕃,倘若不伸出臂膀經營西域以羈縻這兩大強敵,那么他們的戰馬就能夠在關內平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