昶笑道“這個我知道,服藥辟谷,服藥辟谷在食氣的同時,還需進食雜食和藥餌。關于所服之藥,各家各流派也不盡相同,常用的雜食是芝麻、黑大豆、紅棗、栗子、胡桃肉、蜂蜜及酒類。至于藥物就更多了,有地黃、黃精、何首烏、枸杞子、天門冬、麥門冬、菊花、茯苓、白術、松子、柏子、苡仁、山藥、杏仁、白芍、菖蒲、澤瀉、石韋等。”
天歌笑道“呵呵,還真是有吃蜂蜜辟谷的!這蜂蜜還能理解,吃肉的可是讓人不理解了!一點飯不吃不會死人嗎?”
小蘭笑道“正確的辟谷不僅對人體機能無損害,而且還能提高人體的某些機能,在減肥健美、祛病強身、延年益壽方面有積極作用。在減低主食和熱卡攝入的同時增加體力活動,能有效地控制和預防以糖尿病為代表的一系列代謝相關疾病。于道家學說的辟谷養生法源遠流長,然而在以辟谷為代表的一些傳統養生的激烈主張者那里,科學概念往往被有意無意地歪曲,科學思想則常常被曲解。”
又說“不過,人們多多少少會夸大辟谷的神奇功效,有些人甚至把辟谷描繪為可以醫治百病的靈丹,似乎經過幾個周期的辟谷,絕大多數頑疾都可康復,這顯然與客觀事實不符。經驗和理智都告訴我們,世上并無包治百病的靈丹妙藥。面對疾病時相信科學、理性對待才是正確的態度。“辟谷”源自道家養生中的“不食五谷”,是古人常用的一種養生方式。它源于先秦,流行于唐朝,又稱卻谷、去谷、絕谷、絕粒、卻粒、休糧等。辟谷最早的記載源自《莊子·逍遙游》“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膚若冰雪,淖約若處子,不食五谷,吸風飲露,乘云氣,御飛龍,而游乎四海之外”作為一種延年益壽的養生法則,辟谷在很多古書典籍里也有記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