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擂臺雖然不是他們最滿意的地圖,可是當這一張地圖出現(xiàn)以后,兩人的戰(zhàn)意都瞬間拉到了最高昂的狀態(tài)——他們很清楚這一張地圖意味著什么,這是實打?qū)嵉挠矊嵙常瑤缀鯖]有任何戰(zhàn)術套路的余地。
青風一劍與流風回雪到達了擂臺之上,完全一致的操作,平A出劍,梯云縱靜止啟動,向著對方攻了過去。
氣劍主動開啟,因為張斌知道青風一劍有攻擊距離上的優(yōu)勢,所以主動選擇了前搖動作更慢的重擊,后發(fā)制人,流風回雪沒有在意,而是輕擊攻上,身形一側(cè),兩人強行換血。
張斌知道流風回雪的妖影如果想要達到隨意觸發(fā)的狀態(tài),必須要梯云縱的Buff疊滿五層,再加上額外的一層增加移動速度的Buff,換句話說,青風一劍爭搶先手的機會就只有流風回雪的梯云縱疊滿之前的時間,所以青風一劍的攻勢攻得尤為猛烈。
原本重擊起手,青風一劍是完全可以做一個輕擊轉(zhuǎn)折的假動作,讓流風回雪的攻擊落空,自己白嫖一下平A先手的,但是張斌完全沒有想過這樣選擇,因為時間很重要,壓制流風回雪的時間不多了。
另外一邊,席子士也很清楚在生死擂臺這一張地圖上,流風回雪必然會有的一個“蓄力期”。如果面對的敵人是其他人,哪怕是一個半神境界的敵人,席子士都不用選擇“硬碰硬”的方式,而是可以更好地利用一些技巧來處理這一個尷尬的過渡期。
可惜,眼前的對手,青風一劍,這是一位完全體的主神,實力甚至不遜色于自己,所以席子士也只能讓流風回雪頂上來,硬著頭皮拖時間——如果不是這樣強硬的話,沒準放給青風一劍的機會會更多。
兩儀劍法起手,平A二連擊快接連刺,四兩撥千斤微微往下一撥,七星劍的劍身馬上一彈,劍尖向著流風回雪跳來,真武劍氣已經(jīng)強制覆蓋。
流風回雪急退,增加移速的Buff已經(jīng)主動開啟,沒有辦法,席子士知道不可能撐到梯云縱疊好再開啟了,哪怕稍微浪費一些Buff技能的時間也只能這樣選擇,憑借著這一個加速,流風回雪原地“子彈抖動”,躲過了青風一劍的兩劍連擊。
梯云縱強行貼身,這自然是青風一劍的梯云縱,才能這么快地轉(zhuǎn)好,震山掌打出,青風一劍的打法完全變了一個風格,席子士雖然詫異,但是極高的專注度還是讓他反應了過來,流風回雪往后再退,梯云縱吐納回氣拉開。
和流風回雪交手了四場,張斌當然注意到了席子士針對青風一劍的打法做了極其細致的研究,其中,中斷青風一劍的完美連擊節(jié)奏,通過一波波的強力反攻來爭取主動性,是流風回雪用得最多的手法。
在熟練地應用青風一劍的時候,張斌會下意識地挖掘發(fā)揮青風一劍的最大實力,所以才會形成這種追求“完美”的打法偏向性,可是卻并不意味著他會被這種打法思路限制住。
像是刺客的爆發(fā)式打法,或者是流風回雪的這種爆發(fā)與持續(xù)輸出相結合的混合打法,張斌也是能掌握并且應用得得心應手的。之所以之前一直沒有轉(zhuǎn)換打法,是因為局勢要么很優(yōu)勢,要么劣勢得沒辦法翻盤,所以張斌才沒有選擇臨時轉(zhuǎn)變。
而現(xiàn)在,已經(jīng)是最后一局了,還是生死擂臺這樣一張地圖,無論是張斌還是席子士,都不可能還有什么留一手的意圖,所以能有什么招式能增加一些勝率的,都會全部用出來。
青風一劍繼續(xù)貼身壓制,流風回雪又是一個“子彈抖動”的高級技巧躲過了青風一劍的堵墻攻擊,再接一招“z字轉(zhuǎn)折”,已經(jīng)繞到了青風一劍的身后。
震山掌,流風回雪的還擊,青風一劍直接神魂庇佑頂住傷害,轉(zhuǎn)身一劍,繼續(xù)強攻,流風回雪邊打邊退,梯云縱后滑,第三次了,張斌在心底里一直計算著關鍵的信息。
對于青風一劍的難纏程度,席子士也是頭疼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