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開了社交平臺的頁面。
熱搜上并沒有提格雷基金拍賣天價鱷魚包——鱷魚包這消息已經(jīng)算舊聞了,不夠新鮮吸引,沖擊力更大、更強的無疑是未成年貴族少年血腥狩獵這樣的故事。
未成年貴族狩獵這個話題榮登熱搜。
點開熱搜,話題討論里充斥著一張圖片。
圖片里哲夫森林木屋的內(nèi)部照片,一面墻上掛著棕熊、紅狐、馴鹿的頭顱,沙發(fā)上披著完整的狐貍皮,狼皮,地上還鋪著熊皮,任何動物保護者看到都要吃救心丹。
未成年、貴族、殺害動物、制成標本……
這些詞組合在一起,不火就怪了。
哲夫再次被推到風尖浪口,不少人還認出了:“這不就是上次熱搜上霸凌少數(shù)族裔的少爺嗎?”
雖然托比出來頂了鍋,但不少人還記得哲夫的存在。
網(wǎng)絡的風暴再次朝哲夫襲來。
哲夫緊張得額頭冒汗:“怎么會這樣……”
“哲夫少爺,”電話那頭工作人員的聲音還是比較冷靜的,“您在什么地方發(fā)布過這些照片嘛?就是你狩獵之家的照片?”
“我在自己的私人賬號上發(fā)過。”哲夫每次去狩獵,都會炫耀式的在私人社交主頁上發(fā)圖片,所以,只要是他好友圈里的人,都能拿到這些照片。
他立即想到一個人:“會不會是格雷伯爵?!”
對面的人頓了頓,說:“有這個可能。”
“一定是他!”哲夫怒了,“他為什么不肯放過我!?”
對面的人想:嗎的,智障,不是你先去黑人家嘛?
對面的人說:“這真是太叫人遺憾了。但現(xiàn)在當務之急還是得進行危機處理。不然,您的項目和名聲都會處于很大的風險之下……”
哲夫也是亂了陣腳:“是的、是的,我現(xiàn)在應該怎么辦?”
哲夫老爸知道這件事后,也是氣死了:“你又去招惹格雷伯爵做什么啊!”
哲夫心里更不服氣,嘴上卻說:“沒什么……我只是……”
“算了,現(xiàn)在罵孩子也沒用了。”哲夫媽媽打圓場,“還是看看有什么思路,解決這次問題吧。”
他們還是挺有錢的,請了專業(yè)的公關(guān)、律師以及媒體顧問坐在一起緊急開會,討論該怎么應對這次事件。
萬幸的是,哲夫的狩獵活動都是合法進行的,也就是說,他們不需要擔心法律風險。
但輿論危機從來都不說法律層面上的問題,更多的是道德。現(xiàn)在動物保護的風氣越來越緊張,別說直接去打獵了,就算是在電腦游戲里打獵都可能被動保組織聲討。
而且,哲夫現(xiàn)在剛好要搞慈善活動,是最需要名聲的時候。
“這樣吧,那個木屋沒有證據(jù)證明是你的。”哲夫老爸說,“就說是親戚家的狩獵木屋,你只是去拜訪,順便拍照了,里面的東西不是你的。”
“嗯。”哲夫乖巧點頭。
于是,公關(guān)立即發(fā)布聲明,澄清說:哲夫沒有殺害動物,這些都是他去親戚家拍的。
哲夫心下淡定了一些,誰知,沒過一個小時,一幅照片刷爆了話題——
照片里的哲夫才十五歲,看起來年輕稚嫩,手里卻握著冰冷沉重的獵槍,正在和死在地上的棕熊合照——這倒是很常見的打獵照片了,不少海外狩獵者喜歡獵熊,然后和尸體合照留影——因為這看起來十分威風。
棕熊體積奇大無比,卻是這樣的龐然大物轟然到底,死氣沉沉得趴伏在弱小的人類的腳邊。
而哲夫是個未成年人,容貌秀美,卻帶著冷酷的笑容,舉著獵槍在旁擺出勝利者的姿態(tài)。
這樣的畫面,怎么不抓人眼球?
而且也狠狠打臉了他們的聲明:
沒有殺害動物?
去親戚家拍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