紛爭不斷的只是世間局面,但凡不被戰火觸及的地方,只要有人煙,就會有耕作,就會有繁衍生息。
遠離戰禍的柳葉村既是這般。
這一天,柳葉村破天荒迎來了一位新的客人,盡管濃密的胡須飽含滄桑,卻依舊掩蓋不住他那張陰柔俊美的容貌,此人正是十六年前躲過死局離開洛陽城的蕭無痕。
蕭無痕看著面前的村莊,山清水秀,炊煙四起,村民耕作休憩,一派怡然自得的景象,不由地感慨道:“秩秩斯干,幽幽南山。如竹苞矣,如松茂矣。”
這時,一位道骨仙風的長者走到了蕭無痕面前,稱贊道:“先生,此刻朗誦《詩經小雅斯干》是不是很是應景。”
蕭無痕立刻被長者的仙骨氣質所折服,忙深深鞠了一躬道:“在下情之所至,一時感言。請問先生,這是哪里,您是這里的村民嗎?”
長者回答道:“此村名為柳葉村,我等皆為此村民眾,閣下怎么稱呼?”
蕭無痕回答道:“在下蕭無痕,游歷到此。”
長者又問道:“卿從何來?又往何去?”
蕭無痕回答道:“躞蹀御溝上,溝水東西流。”
長者笑了笑,說道:“看得出閣下也是一個有故事的人。”諸葛玉璣將蕭無痕邀到家中,備下飯食款待。
飯罷,蕭無痕再次恭敬地向諸葛玉璣行禮致謝“不知先生怎么稱呼?”
長者回答道:“老夫諸葛玉璣。”
蕭無痕眼睛一亮,像是想到了什么,說道:“先生的名字竟與當時洛陽城第一神算葛玉璣先生只差一字,真是有些湊巧。”
諸葛玉璣笑呵呵地說道:“那正是在下。”
蕭無痕驚訝得說不出話來,立刻向諸葛玉璣行大禮,諸葛玉璣一把扶住蕭無痕:“閣下不必多禮,老夫看閣下也絕非普通人。”
蕭無痕回答道:“說來話長,不敢欺瞞老先生,在下原本是賈后宮中的,當年禍變,朝綱罔替,賈后曾派在下前往汝南王府尋助。是是非非十余載,今日竟得見故時人。當時在下對賈后的所為已有失望之心,從那一刻起,蕭某便發愿遠離朝廷,始意云游四方。”
諸葛玉璣臉色微微一動,見他雖然俊美,但聲音朗硬,不似宮中太監般模樣,加之賈后所為,即便民間也是有所風聞,心中也知了他的身份,卻又不便挑破,便試探地問道:“閣下既是賈后宮中之人,必然熟悉宮中之事。可否愿幫老夫個忙?”
蕭無痕回答道:“先生請講!”
諸葛玉璣回答道:“老夫有兩位摯友,他們的女兒在永寧二年的時候,被官府征選為秀女,閣下可否幫老夫打聽一下她們的下落,因為思女心切,摯友相繼離世,這也是摯友托付給老夫唯一的心愿。”
蕭無痕說道:“在下在太康元年的時候就已離開洛陽,宮中無甚熟人,但在下曾在宮中生活一段時日,宮中地形甚是熟悉,既然是先生心愿,在下定當完成先生所托”
諸葛玉璣拜謝道:“那就謝謝蕭先生了。”
蕭無痕問道:“不知先生要打聽的摯友女兒怎么稱呼?在下去了洛陽也好打聽。”
諸葛玉璣道:“一個叫慕容浣,一個叫柳霓裳。”
蕭無痕聽到二人的名字,也是微微一怔,說道:“不瞞先生,在下云游四方的時候,就耳聞過宮中有這兩個女孩的名字,其中的柳霓裳已成當今皇上的寵妃,慕容浣成了當今皇上姑母的養女,現在已是文明皇后創辦的文君書院的弟子,悉聞其潛心鉆研學問,很是得如今書院主人許夫人賞識。這些只是在下耳聞,至于真偽在下不敢確定。”
諸葛玉璣聞言大喜道:“哎!只要她們還好好地活著就好,不管怎樣,這路還是要她們自己走。”
蕭無痕嘆道:“在下離開洛陽已一十六年有余,在這一十六年,洛陽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