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都是楊二可以接受的,楊二的意思是只要最終人要到河東去就行,形式上的東西都不重要。
“嗯!朕覺得這樣可行。朕無非就是下個旨意,以我皇家名義再多給學子們一個出仕的機會,更可令其感受皇家恩澤。如何錄用?就交給三省去想了,還要六部分別派員到潞州監督教學。這個學院的名字嘛---就叫“皇家潞州書院”,講武堂嘛!也稱為”皇家潞州講武堂”罷了。呵呵!確如太傅所言,這乃是一莊好事啊!”文皇想通各環節后,不禁圣心大悅,連連說好。關鍵是不用自己出錢,讓兒子出錢出力為自己培養可用人才,怎么說都是撿了個大便宜!
“哦!還要拜托太傅寫個奏本給朕,朕也好按此擬旨下發為宜。”笑完,文皇讓宇文述將討論的內容正是形成文本上奏,走正常申報流程。
“老臣這就回府草擬奏本,明日早朝便當庭呈報陛下,供百官廷議。”宇文述躬身施禮后說道,見文皇點頭,便轉身出了文和殿。
出了皇宮后,宇文述面色紅潤,內心激動不已。剛一進府門便吩咐管家宇文伯去客棧喚李太智進府商議,宇文伯見老大人心急,忙跑去客棧了。
李太智這時正在客棧焦急萬分的等待著宇文述面見皇上之后的結果,說實話他也不敢肯定皇上能否同意主公的想法,因為這想法與朝廷禮制相悖,也是很有可能直接被皇上否決掉的。
突然將晉王府管家相招,便知宇文述那里有了結果,便匆忙隨管家宇文伯一路小跑沖進了晉王府。
“老大人,現今形成的結果已是很好的了。下官來前,主公便說過讓老大人見機行事,只要學子們能去河東便行。主公說過,人進來了便別想出去,呵呵!”李太智沒想到宇文述同皇上的談判時如此的艱難,若不是宇文述老城多謀,應變能力強悍,還真可能被皇上直接否決。至于皇上要深度皆入這事,更多是為了做給百官看的,以塞眾人之口。
“明日老夫就將奏本奉上,兩天后便是開科取仕之日了,李大人你也別閑著了,趕緊將風聲傳出去,讓這京城客棧中備考的學子們早些知曉此事,也將皇家美意早一步讓學子們感受到,只要學子們都念皇上的好處,老夫料朝議時也無人敢反對。”宇文述果然在政治嗅覺上是遠超李太智這個千戶官的,每一個安排都做到了點子上了,李太智不由得內心欽佩不已,忙起身連連說道:“老大人果然思慮周全,甚是好計,下官這就讓從人到各大客棧宣講此時,讓學子們都念皇上的好,也好封住太子黨的嘴。”說罷,兩人大笑不已。笑畢,李太智便告辭出府,趕忙去按照宇文述的要求安排去了。
近5千文武學子聚在京城各家客棧,每家客棧都是住的滿滿的。開辦皇家書院和講武堂一事一經散播,就如同在平靜的水面投入了顆石子般,瞬間便傳遍了京城內外。有投楊素等太子黨高官名下的學子更是立刻將消息傳了過去,如此重磅的消息也將楊素等人驚得目瞪口呆,手足無措,皆因這學院名稱中帶了“潞州”二字,不是晉王那廝的主意才怪!但卻又無法批駁,太子黨敢跟晉王明著干,但卻不能得罪了天下儒家學子,就是當今皇上也不敢輕易冒犯了儒家。
第二天皇宮政事殿的朝議雖有波瀾,但宇文述的奏本還是通過了。晉王在河東已成氣候,這是朝中任何一個大員都能感受到的。
當晚,宇文述便帶著李太智拜訪了國公韓擒虎。這一步也是楊二早在萊州就想好了的。
“韓老將軍,此番下官前來拜訪,是為我主晉王千歲送信來的,將軍請過目。”說罷,李太智將手中書信交給到了韓擒虎的手中。
韓擒虎接過書信看畢,不由得仰天大笑,說道:“好小子,一肚子鬼主意忽悠下他老子也就算了,竟然還打起了本國公的主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