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濟用之學,是我王二的楷模。”
“你不用拍我馬屁,我也對儒生沒有好感,不然也不會半路棄儒學實學。最無奈的是大明以儒治國,只有學儒才能做官,不改變做官的途徑,儒家的地位就無法改變。
你我在這里說這些沒有用,這些廟堂上的事還是讓陛下頭痛去吧,我們做好陛下交代的事才是正經。你覺得我們該如何入手,男童還好說,尤其是女童,一般人家是不愿意自家的女兒出來讀書的,如何才能讓百姓心甘情愿的將自家的孩子送入學堂?”
“明府過過挨餓的日子嗎?每天什么都不想,就想著什么時候能夠放開肚子隨便吃頓飽飯,吃飽飯就是老百姓最大的愿望。房山百姓吃飽飯才有幾年,挨餓的經歷還歷歷在目。
若是明府發出所有孩童入學讀書,學堂免費管一頓午飯,您說老百姓會不會爭著搶著將自家的孩子送進學堂?
而且百姓還是盲從的,若是我們開始不執行全部入學的標準,一開始只針對軍隊家屬或者是養鴨戶的子弟進行招生,其他百姓見到這些百姓的子弟進入學堂讀書,還能在學堂白吃一頓晚飯,他們就會嫉妒,就會不平衡。
到時候的怎么操作那就是明府的事了,明府肯定比晚輩更懂人心。”
“哈!哈!哈!”唐三任哈哈大笑“你這是利用人性的弱點啊,這樣做有可能會讓百姓將孩子送進學堂,但是女童的入學率還是不會有太大的改變。”
“明府著相了,何必糾結于所有的女童都入學呢?只要我們讓女童入學的大門敞開著,只要未來女子的地位逐步提高,女童的入學率就會逐步提高,與其強調女子的入學率不如強調女子自強自立,能夠自己養活自己。
只有女子與男子沒有人身依附關系,才能有更獨立的人格,陛下曾經給我等授課時說過‘經濟獨立,才能人格獨立’,女子不自強就算都入學讀書,也一樣不能擺脫地位低下的命運。”